這時火堆上已經架起了防水頭盔,正在上煮開水,火光照應,一時間四人竟無話語,聽那火劈劈啪啪聲響起,草亭外的雪已經變為細小狀,猶如雨絲,由於氣溫高,沒有多少寒冷,那雪落地即化卻也沒有白雪皚皚的景象。
良久,江諾晨問道:“賈教授,既然那水棺族那麼神秘,又沒有親眼所見,那這些傳說想來十有八九是空穴來風罷了,由此看來,我們在水族靈域遇到與傳說中不一樣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於瑞笙看著一邊打盹的阿榮,心道:這何嚐不是自己想問問的問題麼?
賈教授一怔,隨即沉聲道:“一般的自然現象,民眾不了解具體情況,描述時也多有添油加醋,是以訛傳訛,所以後人敘述多以傳說概之,但是關於天池水棺族的傳說卻是真的,不但有憑有據,甚至還有人證。”“啊”江諾晨於瑞笙同時驚呼出聲來,世上竟有這種事情,當真匪夷所思。
賈教授接著道:“水棺族原也十分隱蔽,你想它們既在水中生活,即便你下到水中,卻也難睹它們的真麵目。事也湊巧得很,戰國末年天池籍書生張餘淩,在洛水畔捧書苦讀,由於精力太過於集中,失足溺水,眼看活不成了,卻被一個貌美的人魚所救,不料兩情相悅,一見鍾情,悱惻纏綿。那張餘淩為了人魚放棄各種功名虛利,在天池邊搭一個茅屋取名觀水居,整日與人魚廝守,那人魚待張餘淩也不錯,帶他見識各種人魚也就是水棺族的人文風物,原這樣下去也能成就轟轟烈烈的愛情,隻是不知道為何二人後來突然反目,一夜之間張餘淩全家被殺,人魚聖女在洞庭湖被捕獲,亦是張餘淩指點,想來他是跟秦始皇做了一個交易,幫秦始皇拿回玉璽,卻又要斬殺魚人,可見雙方仇恨之深。後來張餘淩移居西北苦寒之地,遠離各種水域,娶妻生子,寫了本《天池實錄》詳盡描寫水棺族的人文生活,對自己與人魚為何反目卻隻字不提,這本書後來遺失隻靠人們口口相傳而來。張餘淩臨死前把一本自己詳詳細細繪製的水棺族密道結構圖——水族圖譜,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沒想到這本卻帶來了一場禍害,那《天池實錄》雖是描繪水族生活的,卻也透漏了水族的三大寶藏:黃金城,聖泉,乾坤鏡。黃金城埋葬的寶藏自不必說何其多,鴛鴦井水晶石旁湧出的聖泉水,卻是不老泉,人飲用之,可長生不老,最奇特的還是那乾坤鏡,具說有顛倒乾坤隨意進入任何空間的能力,照日月生輝,隨引江河水逆流,當真奇特無比,聞所未聞。”
於瑞笙訝異地問道:“世間如何會有如此奇怪之物呢?世界是一元世界,怎會能隨意進入任何空間的理由呢?”
賈教授幹笑道:“這層意思,我倒早考慮過。人類既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來的,也不會知道未來“塵歸塵土歸土”自己又將向往何方?在民間和佛家卻有三維空間之說,這些靈異之事用科學解釋卻是艱難萬分,但以簡單的道理加以疏導卻也易懂。這三維空間使人類不斷地循環往複,雖有一些異能之士和錯漏之人,又投入同一空間,卻能仍記得前世之事也不在少數。三維空間用佛家術語來論,那乃是前生,今生和來生,生生世世輪回不已,是有三生說。中國成語三生有幸卻代表了其中的一個典型,三生佛語為三世,那成語說的是唐朝有一個和尚叫圓澤,佛學造詣高深,與好友李源善同遊三峽,見到一孕婦汲水。圓澤指著那婦人對李源善說:“那婦人已經懷孕三年,我現在已經沒辦法避了,三天後這位婦人生產,你到她家看時,若那嬰兒對你笑,便就是我。就拿這笑作為憑證,我們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再見。那李源善隻是不信,他們分別後,這天夜裏圓澤寂然而逝。三天後,李源善去那婦人探看,果見一男嬰對他一笑。十三年後,李源善到杭州天竺寺尋訪,但見一牧童唱歌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這三生有幸也延生出很多前世今生的故事,隻是中間卻帶有很多迷信色彩。佛家的生死輪回說,是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卻也不是全部正確。世上的三維空間,遠非前生,今生和來生可比,它隻是浩渺間的以前,當下和未來,跟人的生死輪回沒有半點關係,這其中的曲折緣由卻也很是複雜,一時半會恐怕難以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