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防禦(4)(3 / 3)

自己還經常深入民眾,訪貧濟苦,聽取民聲,立誌改變弱國地位。但在與各國交往上,始終擺出一副唯唯諾諾的戰敗國樣子,不斷進貢珠寶賄賂吳王,麻痹其警惕性;贈送西施美女,消磨夫差精力,讓其不問正事;贈送木料,供吳國興建宮殿,耗費其財力、人力;還散布謠言,離間吳國君臣,借吳王之手殺害了吳王重臣伍子胥。勾踐經過臥薪嚐膽,艱苦奮鬥,越國國力不斷增強,而吳國夫差卻沉湎於酒色,國力不斷衰弱。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趁夫差去黃池會盟,偷襲吳國成功,後越國又再次發兵攻吳,夫差每戰皆敗,自殺身亡,吳國被越國吞並。這則春秋史料,既記述了吳王夫差“韜光養晦”,報了勾踐殺父之仇;也記述了越王勾踐“韜光養晦”,甘願受辱、臥薪嚐膽,反過來又將吳國滅亡,報了亡國之恥。“韜光養晦”無疑是弱勢一方圖謀反擊的良策。

三國時也有一則“韜光養晦”的典故。據《三國演義》書中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章節記述:曹操生性多疑,總認為周圍有人要向他奪權,要暗殺他,就連平日料理他生活起居的侍衛也成了他的懷疑對象,被曹操殺了!曹操對劉備更是防範有加。一日曹操擺下筵席宴請劉備。席間,曹操詢問劉備當今天下有哪些英雄?試探劉備有無與他爭奪權力的野心。劉備列舉了當時叱吒風雲的一些名人,就是不提自己。而曹操卻用手指著劉備後又指著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大吃一驚,把手中拿著的匙箸都驚落在地上了。好在當時雷聲大作,天將大雨,劉備從容彎下身體將箸重新拾起來,口裏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曹操亦笑道:“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劉備將聽到曹操把他也稱為英雄而落箸這件事巧妙地掩飾過去了。自從有了曹操這句話後,劉備為了避免曹操起疑,防止曹操設計對他謀害,就在自己下榻之處的後園種菜耕耘,還親自澆灌,一副胸無大誌的樣子。當時關羽、張飛對劉備的行為也很不理解,曾經責怪劉備,“兄不留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劉備對關、張回答:“此非二弟所知也。”劉備就是以“韜光養晦”之計麻痹了曹操對他的警惕,終與曹操分庭抗禮,成就了三國鼎立之勢。

14世紀末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侵占了包括阿爾巴尼亞在內的整個巴爾幹半島。

192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還將阿爾巴尼亞貴族後裔喬治?卡斯特裏奧蒂擄至該國京城亞得裏亞堡作為人質。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看到喬治表現順從,為了將喬治?卡斯特裏奧徹底變成他們的忠實奴仆,又給他更名為土耳其種族斯坎德的名字,還給他優厚待遇,將其送到軍事院校學習。在斯坎德畢業後,蘇丹又賜以“培”(該國的封建軍銜)的稱號。後來,人們就將喬治?卡斯特裏奧蒂稱為斯坎德培。對此,斯坎德培在土耳其蘇丹麵前一直謹言慎行,在表麵上裝出對土耳其蘇丹感激不盡,總是信誓旦旦畢生要為土耳其蘇丹效力。時至1438年,斯坎德培也已在奧斯曼土耳其度過了15年,斯坎德培在蘇丹麵前從來沒有絲毫不忠的表現,因而也漸漸取得了蘇丹的信任。蘇丹為了更好地控製阿爾巴尼亞,決定派斯坎德培回阿爾巴尼亞擔任克魯亞城的蘇巴什(軍事行政長官)。斯坎德培到任後,以公開官職為掩護,秘密派出心腹到全國各地串聯,準備力量,等待時機,趕走土耳其侵略軍。

1443年秋天,土耳其軍隊入侵匈牙利戰爭失利,多瑙河前線戰事吃緊,蘇丹連忙派出增援部隊,並命令斯坎德培率騎兵同去增援,克魯亞城的防務交由土耳其其他的部隊。斯坎德培當機立斷,於1443年11月3日夜,趁著土耳其主力部隊入侵匈牙利時後方空虛,發動反抗土耳其侵略軍的起義,殲滅了接管克魯亞城防務的土耳其軍隊,宣布阿爾巴尼亞國家光複、獨立。土耳其蘇丹穆拉德二世聞訊,坐臥不寧,深為震驚,萬萬沒有想到,一直在身邊15年表現馴服的斯坎德培,原來所有的忠誠的表現,都是“韜光養晦”的計策。他為自己失察而懊悔,急忙派出阿裏巴夏率領2.5萬軍隊前去鎮壓,卻不料又被斯坎德培設計的伏兵痛擊,2.5萬名官兵全部被殲。蘇丹穆拉德二世不肯罷休,一直記恨有朝一日要讓斯坎德培償還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