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裏森所持日經指數多頭合約期間的1995年1月17日,日本的神戶發生7.2級破壞性大地震,日經指數狂瀉不止。在1995年2月23日的一天,日經指數下跌了350點,巴林銀行的多頭日經指數期貨被空頭圍堵猛打,裏森毫無喘息機會,日經指數投資損失多達8.6億英鎊。該損失是巴林銀行全部資本及儲備金的1.2倍。裏森眼看事情敗露,當天晚上攜妻踏上逃亡旅程。輾轉文萊、馬來西亞、德國,最後於1995年3月2日在法蘭克福機場被捉拿歸案,後來被引渡回新加坡判處6年半徒刑。巴林銀行也於1995年2月26日申請破產清算,10天後以1英鎊的象征性價格被荷蘭國際集團收購。有著200多年悠久曆史的巴林銀行從此壽終正寢、徹底倒閉。在期貨市場上,稍有不慎,就會被相反方向的資金關門打狗,猶如巴林銀行的命運一樣。
股市中“關門捉賊”,就是實力雄厚的莊家讓散戶套在價格高位的策略。當某隻股票的股價在向上運行過程接近頂點時,往往出現跳空突擊,留下缺口,此後缺口位置沒有及時回補,股價卻繼續在缺口上方運行,造成強勢特征,迷惑散戶高價跟進。然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整,日K組合又跳空向下,但缺口同樣沒有回補。在這期間,莊家趁勢逐漸出貨。從此以後,股價就運行在這個高價平台下方,將高價跟進的散戶關在口袋裏。這就是“關門捉賊”的技術形態。
例如,600382東方明珠是1999年5?19行情中依仗電視網絡概念,盡顯龍頭股本色,一個月翻了一倍多。受此影響,600602真空電子、600637廣電股份亦前呼後擁。2000年初,東方明珠再接再厲,同年3月8日,該股又以漲停報收,盡顯強者地位。3月9日,該股又跳空而上,然後進入橫盤。3月14日,跳空而下,直接跌停,從此以後,該股走勢一落千丈。在這一漲跌的過程中,莊家已順利出貨逃頂,而將跟進的散戶卻置於價格高位的山頂上,讓其風吹雨打、站崗放哨,走不得,下不去,結果越套越深,不能自拔。在這裏,資金實力雄厚的莊家就是使用了“關門捉賊”之計,求得股市利益最大化。對散戶來說,要隨時警惕莊家的詭計,千萬不能盲目跟進,鑽進莊家布置的迷魂陣不能自拔,成了“關門捉賊”的犧牲品。
6.6渾水摸魚
“渾水摸魚”之計名,其實是一條成語,比喻乘混亂的時候撈一把。該成語產生於何時無從查考。但作為軍事謀略來說,《孫子?計篇》中就論及“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其意為,以財物利益引誘敵人,趁著敵人搶掠財物內亂而戰勝它。後來將“渾水摸魚”作為三十六計第二十計時,將《孫子?勢篇》“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一段文字,作為該計的原文。其意為,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之機,利用其懵懂沒有主見的弱點,而使它屈服。這是一個自然規律,就像人每日吃飯,到晚上一定要入室休息那樣的自然。
該計解語的原文為:“動蕩之際,數力衝撞,弱者依違無主;敵蔽而不察,我隨而取之。《六韜》曰:‘三軍數驚,士率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也。’是‘魚’,混戰之際,擇此而取之。如劉備之得荊州、取西川,皆此計也。”該解語意為,動蕩混亂的形勢,存在著幾種衝突力量。弱小的屈從誰或反對誰都還沒有確定,敵人還沒有察覺分清,我方應當立即隨手把他們爭取過來。《六韜?兵征》說道:“全軍數次驚慌,軍心不振,都把敵人估計得過高而懼怕,互相說著不利提高士氣的話。大家交頭接耳,使著眼色,謠言不停,迷惑軍心。人們不怕法令,不尊重將帥,這些都是衰敗的征兆啊。”這樣的“魚”,在混戰的時候,可以乘機獵取它。例如,劉備得荊州、取西川,都是施用的這個計謀。
三十六計中“渾水摸魚”解語所列舉的劉備得荊州、取西川都是利用諸侯為爭地盤混戰,而劉備瞄準動亂局麵,趁機“渾水摸魚”,得以實現取得荊州、西川的目標。劉備得荊州、取西川,是在公元211年(建安十五年),當時靈帝死後中國進入一個列強時代,中央沒有了權威,誰的軍隊力量大,勢力範圍就大。當時主要存在著魏、吳、蜀三個勢力集團。魏國的實力相對占有優勢,孫權怕曹操力量強大,單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抵擋曹操的進攻。相對來說劉備有英名,手下關羽、張飛皆萬人可敵。孫權不得不依重劉備,要求與劉備聯合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