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柔克(3)(1 / 3)

在近代,中國工農紅軍初創時期,處於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毛澤東特別善於運用聲東擊西的謀略。特別是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中的四渡赤水,更是毛澤東認為其軍事生涯中的最得意之作。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撤出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由於李德指揮失誤,中央紅軍在強渡湘江時,損失巨大,部隊從85000人下降到30000人。在這樣險境下,李德仍然不顧敵方40多萬兵力的圍追堵截,堅持向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路線。毛澤東高瞻遠矚,力主擺脫敵人主力,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毛澤東的主張得到了中央軍委多數領導的讚同,中國工農紅軍轉而向貴州進軍。在1935年1月7日,一舉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城,並召開了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蔣介石獲悉工農紅軍改變戰略意圖後大為震驚,急調其嫡係部隊和川、滇、黔、桂四省兵力,共約150餘個團,從四麵八方向遵義地區進逼包圍。1935年1月19日,中央紅軍主動從遵義退出,意欲率師北渡長江,前出川南,與活躍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麵軍會合。1月29日,中央紅軍向西渡過赤水河。2月上旬,進至川南的敘永、古藺地區,準備從宜賓上遊北渡金沙江。此時,張國燾借口嘉陵江水深,有敵重兵把守,拒率四方麵軍南下以吸引川軍,反而率兵北攻陝南,致使川軍無後顧之憂,得以全力截堵紅軍北進。南麵敵軍關奇偉、周渾元兩縱隊和黔軍王家烈部,則由南向北機動,尾追紅軍;滇軍孫渡4個旅,也向畢節、鎮雄等地急進圍攏過來。麵對這種形勢,毛澤東當機立斷,暫緩北渡長江的計劃,改向川、黔、滇三省邊境結合部敵軍設防空虛的紮西地區機動,進行部隊休整。2月18日至20日,二次渡過赤水河,24日攻克桐樟,25日占領了婁山關,28日回師遵義城,與敵馳援遵義城的吳奇偉縱隊兩個師交上火,紅軍乘敵立足未穩,發起攻擊,致敵2個師大部被殲。這次二渡赤水,共殲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餘人。蔣介石獲知遵義一役以紅軍大勝告終,急忙飛往重慶,協調對西進紅軍圍攻,企圖以南守北攻、堡壘戰與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法,將紅軍圍殲於遵義、鴨溪這一狹窄地區。而毛澤東指揮紅軍將計就計,偽裝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又以紅三軍團向西南的金沙江方向佯動,調動敵周渾元部向南、吳奇偉部向西,而紅軍主力意在向北,3月15日攻占仁懷,16日又從茅台三渡赤水,再入川南。敵追兵以為紅軍又要北渡長江,急忙調整部署,企圖再次形成合圍,將紅軍聚殲於長江南岸。毛澤東針對敵人的意圖,3月21日以一個團的兵力偽裝成紅軍主力,繼續向川南的古藺、敘永方向前進,引誘追兵向西,我主力則以快速行動揮師東進,於3月22日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再次折回貴州境內。28日,紅軍穿過鴨溪、楓香壩之間敵軍碉堡封鎖線,直達烏江北岸。29日夜,紅軍先頭部隊一個排以雷雨夜幕作掩護,乘竹筏到達對岸,順利攻占渡口,至31日,除紅九軍團於烏江北岸繼續牽製敵人外,紅軍主力全部渡過了烏江。然後,毛澤東又一次運用“暗度凍倉”的靈活戰法,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以中央紅軍前鋒直逼貴陽,以一軍團包圍貴陽東南龍裏城,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其餘主力則穿過滇黔公路,直插雲南,與馳援貴陽的敵軍背道而行。4月下旬,紅軍威逼昆明城下,采取佯攻昆明,而主力卻向金沙江岸挺進。5月3日至9日,中央紅軍各部,分別在皎平渡、洪門渡、巧家渡等渡口渡過了金沙江。至此,中央紅軍使用聲東擊西、“暗度陳倉”之計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徹底挫敗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川滇黔邊境地區的計劃,保存了紅軍有生力量,贏得了渡江北上的戰略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偉大勝利。

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後,將其在軍旅生涯中一貫堅持的隱蔽軍事行動、給敵出其不意打擊的“暗度陳倉”戰法,同樣貫穿於空軍的作戰行動中。1958年7月,美國出兵中東,台灣國民黨軍隊叫嚷“加速反攻大陸的準備”。黨中央決定堅決打擊國民黨軍隊囂張的氣焰。劉亞樓司令貫徹中央的決定,下令組織空軍部隊秘密入閩作戰,奪取福建、粵東的製空權。其中粵東方向由空軍第18師林虎師長率領駐惠陽機場的54團轉場進駐汕頭機場。林虎深知“以虞待不虞者勝”的兵法,也透徹領會空軍劉亞樓司令“暗度陳倉”的作戰意圖。他針對航空兵的實際,將“暗度陳倉”的戰術具體化,要求部隊“一是不能讓敵人看見,轉場飛行高度控製在1500米,途中不爬高(惠陽至汕頭航線地麵標高1200米);二是不能讓敵人聽見,保持無線電靜默,空中不通話。要蔭蔽接敵,給敵人突然襲擊,爭取首戰必勝。”為了吸引敵方注意力,54團轉場時,又在空軍統一組織下,由衢州機場、路橋機場起飛,飛機高空飛往霞浦、古田空域巡邏,借以吸引國民黨防空雷達大仰角跟蹤,造成雷達波辨不能上下兼顧,漏掉低空目標的監測。林虎指揮完成秘密轉場後,又繼續要求部隊實行偽裝蔭蔽措施,不對地麵電台進行校驗飛行,也不搞熟悉戰區常規飛行,飛行員隻許在屋內閉門推演戰術,研究對F-84飛機空中格鬥的對策。由於暗度措施具體嚴密,7月27日、28日國民黨雖然出動多批飛機到粵東地區上空偵察,但一直沒有發現解放軍飛行部隊已經進駐汕頭機場。7月29日上午,粵東沿海戰區陰雲密布,雷電交加,毫無知覺的國民黨空軍4架飛機仍按慣例毫無顧忌、大搖大擺地飛向汕頭南澳島上空襲擾。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由解放軍十八師五十四團大隊長趙德安及高長吉、黃振洪、張以林等空戰高手組成的飛行大隊早已嚴陣以待,他們在地麵指揮所林虎師長的指揮引導下,以雲層作掩護,在戰區占據有利的戰術位置,高長吉、張以林首先咬住敵僚機組(3、4號機),而敵長機組(1、2號機)立即作右轉動作,企圖迂回繞到高的座機尾後反撲,張以林見狀,眼尖腳手快,迅速射出一串炮彈攔阻,迫使敵機改右轉為左轉,這正好給高長吉提供了向敵2號機射擊的有利條件,高長吉迅速瞄準,三炮齊發,一舉將敵2號機擊落墜入海中。這時,張以林又咬住敵1號機,但敵1號機立即作急劇下滑擺脫動作,張以林緊追不放,從2000米追至不到200米的海麵,在相距150米時開炮,將敵機左機翼打掉一塊,敵棄機跳傘。在高、張攻擊敵長機組時,敵僚機組繞到他們後麵試圖幫長機組解圍,但被趙德安發現迎頭痛擊,其3號機被趙擊傷。敵僚機組見勢不妙,慌忙向台灣逃去。此次戰鬥,我空軍幹淨利落地擊落敵機2架,擊傷1架,創造了3∶0大比分空戰的勝利。該戰係共產黨對國民黨軍隊陸戰勝利之後,又首次在空戰中打敗了國民黨空軍。毛澤東聽到戰報後,十分高興地於7月30日在西郊機場向空軍司令劉亞樓表示祝賀。該空戰勝利,其中也得益於使用“暗度陳倉”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