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是退伍軍人,享受政府補給,日子比較寬裕,偶爾還接濟一下大伯和爸爸。但他們並不怎麼感恩,隻是年末送三袋麥子作為回報。他們要將並不寬裕的資源留給下一代。爺爺奶奶並不計較,也不指望,隻希望兩家過好日子,不要滋生是非。
實際上,隻有嫁出去的幾個姑姑讓人省心。而能讓二老暫時開懷大笑的,隻有易小冰。爺爺總會在口袋裏塞上糖果,每次都被易小冰輕而易舉翻出。
爺爺仍然不時抱怨奶奶,當初挑錯媳婦。奶奶就不停重複,不忘初心,不咎既往。爺爺相信人定勝天,嚐試以一己之力調解兩家矛盾,但多數時候铩羽而歸,反吃一肚子怨氣。
後來,很偶然的,爺爺生了一場大病。原本精神飽滿的人,瞬間幹枯了。伯父爸爸姑姑們得知消息第一時間聚齊,領著孩子帶著禮品探望,一起籌錢將爺爺送往醫院。檢查得知,是陳年老傷複發加新病感染,需要開刀,但是有小概率失敗風險,或者可以靜養,保持良好心情,但治標不治本。
大伯詢問費用,醫生張開一隻手。雖然政府會分擔一半,大家仍舊麵色凝重,瞧瞧老人,看看小孩兒,嘀嘀咕咕商議著。
沒過幾天,爺爺堅持出院,眾人拗不過,隻能順從。
大家商議決定,伯父爸爸輪流守床,姑姑定期看望。然而,伯父爸爸分別守夜兩次,伯母媽媽姑姑們各自看望一次,就隻有奶奶守候了。易小冰陪奶奶守候兩天,媽媽就禁止再去,怕被傳染。但她還是偷偷溜過去,管他什麼感染風險,管他什麼唐詩宋詞。
有時候奶奶會和爺爺說很多很多話,聲音低沉,易小冰聽不清,也不敢插嘴,隻是見爺爺不斷地搖頭,然後奶奶落下淚來。
爺爺瞬間蒼老了。
後來,爺爺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抬起手來。他無法將飯菜送到嘴邊,哪怕費盡力氣送進嘴裏,也無法咀嚼,他太老了,就要不能自理。
易小冰仔細端詳爺爺:白發蒼蒼,皺縮的臉,額頭壑溝起伏,眼窩深陷,瞳孔無神,眼白亂絲遍布,人中川字連唇,牙齒顫顫漏風……她不忍看下去。
她用勺子將水送進爺爺口中,水卻從他嘴角流下。奶奶忍不住掉下淚來:當年你還小,差點養不活,爺爺也是一樣用小米粥一勺一勺將你喂大。那時候日子多難啊,大人都有餓死的。
易小冰為爺爺擦拭嘴角整理衣服,當摸到口袋時,那裏是空的。
幾個月前,爺爺還四處奔走,處理村中大小事務,家中難念的經。現在,他辭去了村支書,家務事也有心無力。也更孤獨了,沒人願意和這個老頭子說話。心情愉悅時候,想講一下自己的故事,卻沒人想聽,大家都忙。易小冰表示很感興趣,將一頭瀑布直發挽成發髻,央求爺爺講給自己聽,但媽媽馬上將她抱走,順便留下幾斤雞蛋豬肉。
爺爺恨鐵不成鋼,又向奶奶抱怨:你看我們的兒子,一個月也不問候一下他老爸。可能有一天我已經火葬,變成飛灰,卻還作為活著的記憶殘存在他們腦海裏。難道他們就沒想過,有一天,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
奶奶白他一眼:老頭子,不是我說你,人老了,就得想開。別文縐縐整詞兒,無聊就趕緊養病,我帶你出去散心,矯情也無法改變事實,兒女就不指望了,孫女不是很可愛麼,多有天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