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需要一批專業的風險投資家來投資和管理。在風險投資初期,投資人大多是缺乏專業風險投資知識的資本所有者,隨著資本數量的增加和投資專業性的增強,風險投資實際上成為一種融資和資金運用的媒介,並且成為一種中長期的投資行為,一般要經過3~7年才能取得收益,同時還要對新項目進行投資,實際上就要求風險投資人進入企業決策層,參與企業戰略、技術評估、研究開發、市場開拓等工作,並協助企業建立核心管理層。這就要求投資者既要精通專業技術知識,又要具有投資管理知識技能。
(六)風險投資主要在企業項目的市場導入階段投入,並選擇在成熟階段退出
高新技術企業的生命周期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創立階段、開發成長階段、市場導入階段、增長階段、成熟階段。通常創新階段和開發成長階段也合稱為種子階段。就美國的案例來看,風險投資在種子階段中隻扮演很少的角色,例如,1997年美國的風險投資家投資了超過100億美元,但是僅有6%進入了種子階段。而風險投資在接下來的階段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使企業運作進入商業化階段,約有80%的風險資本用於建立使產品商業成長的基礎。這反映,在美國,則主要表現為風險投資主要致力於創業者項目的商業化成長階段。
(七)風險投資與傳統投資的區別風險投資與傳統投資的區別投資種類區別風險投資傳統投資投資對象一般為高新技術產業一般為成熟性產業追求目標高額資本收益日常利息與資本收益結合投資形式股權投資、優先股、可轉換公司債債務性融資為主投資階段分階段、多次性投資有限性、一次性投資增值服務有沒有參與企業管理是否資本退出主動被動投資周期較長較短投資風險較高相對較低目標企業的評價標準注重企業的成長性和未來的營利能力注重企業的財務指標和經營現狀七、風險投資的作用
自20世紀40年代末期風險投資出現以來,發展迅速,風靡全球,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騰飛的助推器,為新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風險投資是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現今社會的生產、技術、科學三者相互作用的機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成了科學——技術——生產的順序。科學是生產力,沒有科技的創新高沒有經濟大發展。但是科技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來源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內部融資,即企業自身的投入,這種投入是有限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外部融資,吸引風險資金的投入,這種投入則是無限的。正由於風險投資特有的屬性和政府政策的導向性,風險投資逐步成為產業資金的重要來源。
2.風險投資是科技企業成長及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孵化劑”
人才、技術、資金是一個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風險投資將科技成果與市場有效地結合起來,對科學技術的產業化起到了催化作用,它填被了高科技產業化過程中,起始階段的創業企業集資能力與成熟企業的銀行貸款之間的空白,使高科技產業化的各個環節由於有了資金的支持而有了運作的可能。美國的計算機、通訊以及與生物技術相關的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風險投資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風險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風險資本的投入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速度,擴大了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帶動了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其他產業發展。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加速了利用高科技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的進程,促進了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傳統經濟向新經濟的轉型。
4.風險投資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美國風險投資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受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在創造工作機會、取得技術突破方麵明顯高於其他公司。受風險投資支持的企業平均雇用員工114名,而同類一般企業雇用員工60名;同時信息技術產業每增加一個就業崗位,就會為其他相關行業提供5.5個就業機會,並且中小高科技企業每增加一個崗位僅需投資5.5萬美元,隻是大企業創造一個崗位所需資金的四分之一。因而,在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即在大企業盈利下降、大量裁員的同時,中小企業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並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
5.風險投資優化資源配置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銀行等融資機構偏好大型企業、成熟產業,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普遍麵臨籌資難的問題。事實上如果限製了企業的融資渠道,等於降低了企業的增長能力以及它與對手的競爭能力。根據經濟學原理,隻有市場中全部企業在相同或相似條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才能夠帶來資源的最佳配置。風險投資同樣追求的是投資利潤的最大化,它投入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最需要的地方,確保了這些企業有著良好的融資渠道,與普通的銀行融資組合成一種完全對稱的投資,能夠使資本使用趨於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