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童海洋

副主任:甘為民蒲勇健鄒光宇李木祥戴 偉 姚薑軍

執行副主任:範琨姚俊何建明

研究組成員:姚朝智嶽傳剛鄒陶陳波黃坤才

金勇傑

特邀專家:李軍曹國華陸靜溫濤劉昌國

刁孝華

載於《科學谘詢》2010年10月刊,《地方金融》2010年1-3月刊, MBA智庫文檔以及騰訊網、新浪財經、鳳凰網、中金在線、中國債券、中國第一征信等160家網站轉發傾力未來西部開放開發創建重慶兩江發展銀行

——基於重慶兩江發展銀行視角的研究與設計

【核心提示】我國的金融資產主要集中在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西部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和支撐是金融資產。因此,打造一家專門為西部發展建設投融資的銀行顯得尤為必要。黨中央批準重慶兩江新區的成立,標誌著新十年西部大開發的又一個新的開始。以重慶兩江新區為立足點,闡述創建重慶兩江發展銀行對我國西部開放開發的重要性,同時對重慶兩江發展銀行創建模式進行先行探索。

引子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區域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條件和支撐。

西部的開放開發,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導入市場競爭機製,實質是一個區域市場化的過程。區域市場化可以激發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主導意識,激發市場各個主體的內生動力,從而激發經濟活力;可以盤活區域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結構;成功的區域經濟市場化,可以使經濟個體走出鎖定困境,可以使區域經濟個體足夠強大到遊刃於區際國內以及國際的分工與合作,使經濟個體真正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區域市場化勢在必行,而推動這一進程要求以銀行業為首的金融功能提供巨大的資本支持和更完善的金融服務,客觀上要求加快銀行業的發展。鑒於銀行業對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創建一家專注於西部發展的銀行也迫在眉睫。根據對西部各區域經濟主體的研究,認為目前重慶兩江新區已具備組建一家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的基本條件。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銀行業發展協同效應研究

迄今為止,理論界對區域經濟市場化和銀行業發展協同效應的研究是相對獨立的。對區域經濟市場化的研究側重於經濟體製市場化的相關問題。對銀行業發展的研究基本圍繞著SCP分析範式的應用以及改進SCP範式。國外學者主要對銀行業市場結構和績效的關係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國內學者側重於用SCP分析範式研究銀行業市場結構與效率與中小企業融資的關係等問題。同時,金融理論界通常采用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的金融相關比率(FIR)和麥金農(1973)提出的貨幣存量(M2)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這兩個指標來表示一國或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金融相關比率是指,“某一時點上現存金融資產總額(含有重複計算部分)與國民財富——實物資產總額加上對外淨資產——之比”。在大多數研究中,人們把金融相關比率的計算簡化為金融資產總量與GDP之比。除此之外中國的學者也通過各種方法論證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關係,但這些沒有具體的反映出金融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度”。研究表明,金融通過直接和間接作用在經濟總增長率中占到了19.6%。也就是說金融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度達到1/5。而金融機構中占主導地位的銀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有多少?金融貢獻度測算,對中國銀行業的貢獻度做一估計,以定量分析銀行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宏觀效率,回答了金融貢獻度也論證了銀行業對區域金融的作用。再者,針對金融機構是否影響以及如何影響經濟的問題,國內外學者從理論和實證的方麵進行了研究,肯定金融係統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認為金融部門提供的服務是經濟增長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它能重新配置資本使之價值最高,但沒有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或交易成本帶來損失的風險,並強調金融部門的發展對人均收入增長率和增長水平有正麵影響。

從理論與實踐上進一步探討,認為重慶兩江新區、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實質屬於區域經濟研究範疇,論證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二、銀行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範式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浦東新區的關係

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概況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1993年1月9日開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份製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目前,注冊資本金88.3億元。至2009年12月底,總資產規模達到16220億元,本外幣貸款總額9280億元,各項存款總額13067億元,實現稅後利潤131.95億元。在全國設立了33家直屬分行,565個營業機構,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上市以來,據世界銀行1000強排名,浦發銀行根據核心資本排名位居第137位,總資產位居91位,首次進入百強行列;2010年2月英國《銀行家》雜誌發布“全球金融品牌500強”榜單,浦發銀行位居76位,居中國內地上榜銀行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