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2 / 2)

回紇都督藥葛羅,也是個重感情的人。聽說郭子儀就在涇陽,十分高興。但是,他說:“除非郭老令公親自讓我們見到,我們才會相信。”

郭子儀聽到彙報,決定親赴回紇營中,會見藥葛羅,敘敘舊情,並乘機說服他們不要和吐蕃聯合反唐。

將士們深怕回紇有詐,不讓郭子儀前去。郭子儀說:“為國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去回紇營中,如果能談得成,這個仗就打不起來了,天下從此太平,有什麼不好?”他拒絕帶衛隊保衛,隻帶少數隨從,到回紇軍營去。

藥葛羅見郭子儀真的來了,非常高興,設宴招待郭子儀,兩人談得十分親熱。酒酣時,郭子儀說道:“大唐、回紇關係很好,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時立了大功,大唐也沒有虧待你們呀!今天怎麼會和吐蕃聯合進犯大唐呢?吐蕃是想利用你們與大唐作戰,他們好乘機得利。”

藥葛羅憤然說道:“老令公說得有理,我們是被他們騙了!我們願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雙方馬上立誓結盟。

吐蕃得到報告,覺得形勢驟變,於己不利,他們連夜準備,拔寨撤兵。郭子儀與回紇合兵追擊,擊敗了吐蕃的十萬大軍。吐蕃大敗,很長一段時期,邊境無事。

【按語闡釋】

古人按語說:為人驅使者為奴,為人尊處者為客,不能立足者為暫客,能立足者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為賤客,能主事則可漸握機要,而為主矣。故反客為主之局:第一步須爭客位;第二步須乘隙;第三步須插足;第四步須握機;第五步乃成為主。為主,則並人之軍矣;此漸進之陰謀也。如李淵書尊李密,密卒以敗(《隋書》卷七十《李密傳》);漢高祖勢未敵項羽之先,卑事項羽,使其見信,而漸以侵其勢,至垓下一役,一舉亡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客有多種,暫客、久客、賤客,這些都還是真正的“客”,可是一到漸漸掌握了主人的機要之處,就已經反客為主了。按語中將這個過程分為五步:爭客位,乘隙,插足,握機,為主。概括地講,就是變被動為主動,把主動權慢慢地掌握到自己的手中來。分成五步,強調循序漸進,不可急躁莽撞,泄露機密。用在軍事上,就要把別人的軍隊拿過來,控製指揮權。

按語稱此計為“漸進之陰謀”。既是“陰謀”,又必須“漸進”,才能奏效。李淵在奪得天下之前,寫信恭維李密,後來還是把李密消滅了。劉邦在兵力不能與項羽抗衡的時候,很尊敬項羽,鴻門宴上,以屈求伸,對項羽謙卑到了極點。後來他逐漸吞食項羽的勢力,力量擴大,由弱變強,垓下一戰,終於將項羽逼死於烏江。

所以古人說,主客之勢常常發生變化,有的變客為主,有的變主為客。關鍵在於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