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杜甫的三層,得到長久的合作!(1 / 2)

在學生時代學習一首詩,很難能夠深入的理解到詩詞中的含義。

應付考試的背誦,已經讓學生們身心俱憊。

也沒有心思放下腳步,好好的去品味詩詞中的含義。

針對一篇流傳廣泛的詩詞,能夠得到三種不同的答案。

至於答案是什麼,江學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對《江南逢李龜年》進行了一次翻譯。

“當年在岐王的宅子裏,我經常能夠看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的堂前,我也幾次聽過你的歌聲。”

“真沒想到,在江南一片好風景的時候。”

“我在落花的時節,又遇到了你。”

“同學們,岐王李隆範是一個不喜朝堂紛爭的王公貴族。”

“崔九是誰呢?他的官職是中書監,是皇帝的寵臣。”

“岐王和崔九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對於仕途與政治的欲望不高。”

“都喜歡詩詞歌賦,邀請李龜年去自己的地方演出、唱詞。”

“用現在的話來說,李龜年在那個時候,可是相當出名的‘歌星’。”

“當岐王、崔九、李龜年三個人同時出現的時候,代表的就不止是一個個人名了。”

“他們變成了一種符號,是什麼符號,有同學能猜一下嗎?”

江學康暫停了講述,看向了現場的同學們。

一個小小的聲音傳了出來:“盛唐”。

江學康沒有錯過這個聲音,拍手豎起了大拇指:

“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好,沒錯,就是盛唐!”

“這是代表著盛唐的符號啊,那個最好的大唐,那個最好的時代。”

“唐玄宗在位的後期,出現了一場什麼樣的大動蕩?”

這一次。

回答的聲音比先前高了許多:“安史之亂!”

老師的課堂,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互動。

單純一味的講述,也能夠完成任務沒問題。

江學康心中,始終有著自己的“為師之道”,並且一直堅守多年。

“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後半句說的就是安史之亂後,兩個人的重聚。”

“當年那麼好,那麼閃耀的你啊,居然在江南一個小地方,又和我重逢了。”

“江南的風景一片好,可是我們呢?”

“古人詩句中的落葉落花,代表的僅僅隻是事物的凋零嗎?”

“當然不是。”

“而是我們已經到了暮年,到了凋零的年紀。”

“簡單的一首詩,第一層,說的是李龜年的大起大落。”

“第二層,是整個盛唐由盛轉衰的過程,身為時代中的普通人,我們逃不掉被裹挾的命運。”

“這是我們的選擇嗎?不是。”

“我們有的選擇嗎?沒有。”

說到這裏,江學康稍稍頓了頓,回頭看了一眼薑夏。

薑夏自然無法理解,江學康話裏隱含的深層次意義。

還以為是江學康的被子裏沒水了,立刻點頭拿起江學康的杯子,去為他倒水了。

江學康繼續說道:

“到這裏結束了嗎?晚年的杜甫,詩裏隻有兩層含義嗎?”

“還不是。”

“還有第三層含義,寫的更為隱晦的含義。”

“我在岐王的宅子裏見過你李龜年,我在崔九的家裏見過你,又在這裏重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