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時期,郡國學校亦曾設置,州縣有學生。根據北周官製規定,各縣視其大小都設有相當品級的縣學博士。

4.專科和私學魏晉南北朝時期專科學校得到發展,如前所述,魏設律學,後秦設律學,南朝梁陳設律學,北魏、北齊、北周亦置律學,可見這時期律學很普遍。西晉武帝時立書學,教習書法,北魏北周亦設有書學,以教授書生。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開設醫學,北魏時也設有太醫博士及助教教授弟子。北周還設立算學,學生稱算法生。由此可見,這時期專科學校得到發展,不僅有人文學科,亦有自然學科。這對於以後專科學校的發展是有影響的,也表明了“儒學獨尊”逐漸為“儒佛道”並行的局麵所代替,科學技術的傳授開始在學校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這個時期私學呈現繁榮局麵,儒學、玄學、佛教、道教的結合,是這個時期私人講學的特色。如陳朝徐孝克既講玄理,又通五經,他每暈講佛縫,晚講《禮》經與《左傳》,受業者達數百人,講學具有綜合佛、道、儒思想的特點。這時期講學的形式也受到佛教和玄警的影響,梁,腖朝對盛行登《老季》每影講座講經,聽講人數有時多達千餘一人。據載,陳唐主曾命儒學大師張譏在溫文殿講《老子》、《莊子》;後來陳後主到鍾山開善寺,又令張譏講掣,從臣們坐在佛寺西南的鬆林下陪同陳後主一起聽講。隴西人王嘉不和世人交遊,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泰山張忠,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主要觀看他修養導氣的形態功夫,他不講授課業,這是道教的教育方法,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古代氣功教育也還盛行。

科技教育也是當時私學的重要內容。如教授天文學、算學、醫擎藥物學;教學方法也有改革。如南朝的王微(公元415—453年)深入研究本草,常帶兩三位學生去采摘草藥,並親自嚐試,以驗證《本草》的可信程度。他繼承了我國古代的醫藥學在采摘草藥王作中重視實踐韻傳統。親帶弟子摘采並嚐試草藥,這可以說是種很好的教育方式。這時期還出現婦女講學,如韋逞母親宋氏繼承家學《周官》啻義,在戰亂中教學不輟。後來韋逞擔任前秦苻堅的太常官時,一在宋氏家中設立講堂,教授學生l20人,宋氏隔絳紗幔而講授,號宣:文君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南朝已有被任命為博士的婦女,如吳郡(今江蘇蘇州)韓藺英擅長文辭,宋孝武帝時,她獻《中興賦》,受賞入宮。明帝時任職宮中。齊武帝時任命他為博士,教六宮書學,因其年老而學識淵博,被尊稱為“韓公”。陳後主時,也曾命懂文學的宮人袁大舍等人為女學士,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南齊博學有文才的王融少兒時代是由母親謝惠宣女直接教授成才的。《元嘉曆》的創造者何承天(公元370—447),幼年喪父,也是由他母親啟蒙教育後成才的。

這一時期的童蒙讀物也有所發展,範岫(x瑜,音秀)著《字訓》,王褒(b00,音包)所寫的《幼訓》已具有童蒙課本的性質。梁武帝時的周興嗣(?—521年)所撰的《千字文》拓取王羲之遺書不同的字一千個,編為四言韻語,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依次敘述有關天文、博物、曆史、人倫、教育、生活等方麵的知識,是以識字教育為主,兼有封建思想教育和常識教育的綜合性課本。《千字文》自隋代開始,一直流行到20世紀初,是中國曆史上流傳最久的蒙學課書被稱為小聖,次子凝之也工草隸。南齊祖衝之(公元429--500年)二家都長於天文:鼯算。家族的學術傳授在當時很普遍,許多經學家、玄學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都是通過這種形式培養趣來的。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可以說是這肘期家庭教育的代表,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訓子孫,故名《家訓》。這是顏之推一生關於士大夫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的總結,反映了這個時代二部分教育史實,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在封建家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