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精準客流激活

當公眾賬號擁有一定數量級的潛在客流(粉絲)時,進一步鑒別與提煉其中的精準客流,是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公眾賬號的粉絲組成會相對複雜,精準客流激活意味著企業需要明確粉絲的不同屬性,將其中最有價值的客流量激活到營銷行為中。

問題三:消費者決策誘導

激活精準客流來到微信公眾賬號,這隻是完成興趣激發的基礎工作,用戶來到公眾賬號後,企業需要給出消費者最良好的購買體驗以及品類選擇,縮短消費者的決策時間,並且促成消費者的決策。在這個環節,企業不僅需要強化購物體驗,更需要良好的運營經驗,盡可能保障客單價的提升,以平衡營銷成本與營銷利潤的投人產出比。消費者決策誘導環節,是客流量變現的核心環節。

問題四:結算與價值交付

消費者作出購物決策後,是否能簡便、安全地完成結算?消費者決策並且結算後,企業以何種流程確保後續的物流配送等服務,能最大化地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滿意度?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之後,獲取到的產品與服務的滿意度,與未來後續消費決策密切相關。

在整個微信移動電商的問題界定過程中,第一個問題隸屬於營銷傳播環節,第二個問題隸屬於營銷信息傳達環節,第三、第四個問題,則隸屬於營銷運營環節。四個不同層級的問題均需要得到有效解決,才能最終達成營銷目標,任意環節斷鏈,都可能導致結果的負麵影響。

4.3.4微信移動電商功能化布局

在微信生態中,獲取潛在客流量的難度,遠遠大於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常見的“轉發@三位好友有機會贏得每天三個移動電源”的漲粉傳播策略,在微信營銷中麵臨巨大挑戰。

微信的潛在客戶流來源於且僅來源於兩個方向:①微信用戶主動搜索品牌名稱,繼而成為品牌公眾賬號的粉絲,此方向必須基於非常強大的品牌優勢,在實戰中無法成為普世營銷定律。②企業通過包括微信在內的各個資源整合傳播,譬如落地門店的二維碼掃描或者通過新浪微博發起微信粉絲征集活動等,這一方向的執行,由於明確存在傳播介質跨界(新浪微博的漲粉傳播策略基於新浪自生態),品牌方必須啟動一定的利益刺激用戶才可能收效。譬如手機品牌如果希望微信公眾平台粉絲成長,有效的方法便是在各個落地銷售點張貼二維碼活動海報,到店用戶如果掃描二維碼成為微信粉絲,則櫃麵贈送手機貼膜之類。這也意味著微信公眾平台粉絲成長的成本,遠高於新浪微博。

精準客流的激活,則在微信自生態內完成,通常可以通過公眾賬號推送,或者在其他匹配的微信自媒體做投放,喚醒潛在客流中的精準客流登錄至微信公眾賬號。

真正促成用戶消費決策的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定製人性化的營銷功能應用。通常,將微信服務號按照三個維度定製:

維度一:品牌維度

主要用於展示企業品牌、企業產品、品牌故事等功能模塊,幫助用戶觸發時能全方位了解品牌價值。

維度二:服務維度

如本書不止一處提及,微信營銷的出發點為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既然如此,公眾賬號的功倉旨菜單必須給到消費者一個拜訪的理由。服務,是抓住消費者活躍度或忠誠度的有效手段,需要衡量與評估的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哪些功能或服務是其最常見的需求?以某汽車品牌4S店的微信服務號為例,在服務維度的功能菜單中,包括:

(1)“保養記錄查詢”:幫助車主隨時查詢愛車保養記錄,並且提出後續保養的建議。

(2)“一鍵到店”:車主隻需要輸人所在地理位置,自動從地圖界麵被告知最近的4S店以及驅車前往的路線。

(3)“道路救援”:24小時響應的道路救援,發送地理位置,服務號會自動計算救援車輛抵達的時間並安排救援流程。

(4)“智能理賠”:車主發送照片即可通過微信進行理賠,理賠流程完成後,服務號會主動推送信息告知車主。

可以觀察到,這部分服務維度的功能應用定製,均為車主日常用車過程中最常見的需求,能讓車主對該4S店微信產生使用依賴,保持活躍度。

維度三:營銷維度

需要思考的是哪些產品上架符合消費者購買習慣?這部分功能應用菜單,應該包括最新的營銷活動,以及消費者自查詢的營銷產品目錄。所有的營銷產品,均需要打通微信支付,

便於消費者在同一個生態內完成購買結算。

在結算與價值交付環節,企業應該確保不低於電商平均水準的配送與物流服務水平,並且利用微信即時告知消費者,產品的配送送達時間以及配送貨單號,消費者購買後享受的維修保養等服務條款,發送電子收費憑單給到消費者手機留存等。所有的努力方向,致力於給到消費者更安全、更可靠的服務增值,將“價值交付”的定義從微信售賣產品交付,延展到微信售後服務範疇。

4.3.5明日帝國,為了更好地微信營銷

沒有任何一套解決方案,可以一次性涵蓋所有的問題與風險。在解決方案準備階段,提供風險預案便尤其重要,微信移動電商也不例外,在啟動移動電商解決方案之前,必須就各方麵變量作出預估,準備防禦策略。

匹配微信移動電商的預案,應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針對移動電商戰略進度的預案:任何一項為戰略目標啟動的資源投人,都需要以戰略進度作為衡量投人產出比的判定。不間斷的評估戰略進度是否與計劃相符?如果戰略進度較原計劃更快,是否需要更多的後續服務資源補強以確保整體戰略平衡?如果戰略進度慢於原計劃,是否需要更多的資源投人?如果加大資源投人,能從哪幾個方向加速戰略進度?

針對電商營銷成本的預案:企業需要提前為微信移動電商準備相應的營銷成本,這部分成本被應用在各個層級的客流獲取,到營銷活動的傳播,到電商功能應用的前台開發與後台管理等方向。企業需要在預案中明確標注投人營銷成本的評估節點與評估標準,在成本投人到何種地步時,應該獲取到哪些維度的營銷回報?這裏特指的營銷回報,並不局限於電商銷售產生的營收,還應該包括潛在客流數量、客流質量、用戶活躍度等。在評估節點,需要對目標KPI與實際KPI做對比並且探究原因,預案應該包括的是在目標與實際績效存在差異時,使用何種方式完成調整?

針對消費者服務的預案:在同質化競爭的現代商業社會,營銷行為早就不是簡單的貨幣與產品交換,服務成為品牌競爭差異化的重要標杆。微信移動電商亦如此,需要完善的消費者服務保障購物體驗,這部分消費者服務包括微信在線客服、配送物流信息點對點送達、產品使用說明書或者售後服務政策文檔送達、購物電子憑單的送達等。當這些環節出現服務瑕疵,導致消費者不滿意時,為服務準備的預案,能快速溝通消費者形成補全,而不至於投訴與響應遲遲無法兌現,加速事件向著負麵方向移動。

針對競爭對手的預案:所有處在激烈競爭中的企業都需要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營銷動作,一份可以應對競爭對手的預案需要被提前準備。在競爭對手突發營銷競爭動作時(譬如突發的降價並且配合大量的傳播爭奪客戶資源),能最快速度上線的競爭應對能為企業節約1~3個工作日時間,而在勝負以天作為計量單位的競爭格局中,1~3天時間已能左右勝負天平。

微信移動電商的解決方案預案,擁有“小、快、靈”的特征,可能降低功能應用的難度,將風險應對與競爭應對留在人力機製下處理,更匹配複雜情況下的利益損失。

4.4案例:開啟微信支付智慧

4.4.1聯手掃一掃:1號店布局移動電商

1號店和微信尚未推出5.0版本的時代,就已“密謀”打通接口的合作。構想其實和微信5.0版本推出的“掃一掃”功能不謀而合一1號店將整個網站最熱銷的商品的條形碼數據庫與微信後台數據庫對接,用戶微信掃描條形碼顯示相關商品售價,點擊跳轉到1號店的購物界麵和流程。

其實“掃一掃”功能並非微信原創,市麵上早就有了許多比價類的APP。現在可以看到很多超市賣場中有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會先用手機對著商品條形碼進行掃描,隨後手機會顯示該商品在1號店、亞馬遜等不同電商網站上的售價,不少商品在電商網站的售價都比超市賣場便宜10%以上,有的產品甚至打對折,這令消費者們紛紛放下手中的“實體”商品,直接通過微信上的“虛擬”超市平台進行購買。隻不過微信擁有其他APP都無法比擬的用戶群體基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1號店選擇了與微信平台進行深度合作。

“目前,我們向微信提供了銷量最好的數十萬商品的條形碼信息,覆蓋了基本上1號店的所有品類的熱銷商品。”1號店無線事業部總監張可帥介紹:“未來,1號店還將與微信更進一步合作。除了完善全品類商品信息和條形碼庫,還會考慮接人微信支付,對接手機購物APP掌上1號店,並在1號店微信公眾賬號內部實現CRM、銷售、用戶互動等多種功能。”

用戶使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外加支付功能,甚至可以在超市裏一邊逛一邊用手機下單。在超市隨手拿起一包餅幹,用手機微信對著條形碼一掃,手機上立刻顯示出它在1號店、易迅和京東商城等三家網店的價格。用戶通過點擊掃描出的搜索結果,就可以跳轉到1號店頁麵,根據提示,填寫收貨地址、進行網上支付等,輕鬆完成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