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單位與其他(3 / 3)

(空間和時間)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廣延性;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和順序性。同物質一樣,它們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是永恒的,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它們與運動物質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脫離物質運動的空間和時間,也沒有不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的物質。就宇宙而言,空間和時間是無限的,空間無邊無際,時間無始無終;就每一個具體的個別事物而言則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是有限的。量度空間和時間是科學的任務,通過量度單位的選定和參考係的建立而進行。量度單位以某物體在選定參考係中的尺度或穩定運動為依據。量度空間一般以米(即公尺)或其分數(如厘米、微米)或倍數(千米)為單位。在量度天體間距離時則用天文單位、光年、秒差距。量度時間一般以地球自轉和公轉為標準,由此定出各種年、月、日、時、分、秒等單位。曆法是量度較長時間的係統。近代利用某些物質原子的內部過程作為空間和時間的量度標準。

(原理)在科學領域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它是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獲得,其正確性也由實踐來檢驗,並對進一步的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它反應自然科學中帶有普遍規律的本質。例如,獨立作用原理,功的原理等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定理)通過一定的論據而證明為正確的結論。例如,動量定理是由牛頓定律為根據而導出的。

(定律)對客觀規律的一種表達形式。通過大量具體的事實歸納而成的結論。如牛頓定律、折射定律等都是。

(定則)為了快速而準確的判斷,並能幫助理解和記憶,用以表達相互關聯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並得到公認的方法。如左,右手定則等。

(標量積)又稱“數量積”。矢量相乘的一種形式。兩個矢量按這種形式相乘得一個標量。

(矢置積)也叫“向量積”。

(立體角)一個錐麵所圍成的空間部分稱為“立體角”。立體角是以錐的頂點為心,半徑為1的球麵被錐麵所截得的麵積來度量的,度量單位稱為“立體弧度”。

(原子時)原子內部能級躍遷時所發射或吸收的電磁波頻率極為穩定,以此為基準建立的很均勻的計量時間係統稱為“原子時”。原子時的秒長定義為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的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目前,原子時的秒長作為時間的基本單位。

(恒星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隻在天文學上使用。由於歲差(地球自轉軸的進動使春分點沿黃道向西緩慢運行,速度每年50.24角秒,約25,800年運行一周,這現象而引起的歲差)恒星年比回歸年約長20分23秒。等於365.25636個平太陽日,或365日6時9分15秒。

(回歸年)太陽視圓麵中心相繼兩次過春分點所經曆的時間。又稱“太陽年”。回歸年比恒星年約短20分23秒,回歸年長365.2422平太陽日或365日5時48分46秒。

(恒星日)指太陽在春分點相繼兩次上中天所經曆的時間,等於23時56分4.09秒平太陽時。恒星日分為24個恒星小時,恒星小時分60恒星分,一恒星分又分為60恒星秒。

(真太陽日)太陽中心相繼兩次上中天所經曆的時間,由於太陽周年視運動的不均勻性,故真太陽日的長度不一樣,一年中最長和最短的太陽日約差51秒。

(平太陌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不均勻,又因黃道和天赤道不在同一平麵內,所以一年中真太陽日的長短不一樣,用它來計時很不方便。在天文學中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假想有一天體在天球赤道上以勻速由西向東運行;此速度等於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平均速度。這個假想的天體,稱為“平太陽”。平太陽相繼兩次下中天所經曆的時間(即一年內真太陽日的平均值)叫平太陽日。平太陽日比恒星日約長4分鍾。一平太陽日分為24平太陽小時,一平太陽小時分為60平太陽分,一平太陽分又分為60平太陽秒。這些就是平常所使用的時間單位。

(雲霧物理)大氣物理學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雲、霧及其伴存現象(例如,降水、電、光等)的形成。發現和消滅的規律,從而闡明其物理過程的本質,外部大氣條件及其本身演變間的關係等。

(海市蜃樓)也稱為“蜃景”。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有時伴有全反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麵的奇異幻景。常發生在海邊和沙漠地區。一般有上現蜃景、下現蜃景和側現蜃景三種,也有其他更複雜的蜃景。我國山東省蓬萊縣常見渤海廟島群島的幻景。

(能見度)正常人視力能將目標物從背景中區別出來的最大距離(以米或公裏為單位)所相應的等級。進行地麵氣象觀測時,白天一般選擇離觀測點不同距離的目標物,作為估計能見度的依據;夜間則選取測點周圍一定亮度的固定燈光來估計。觀測能見度對航空、航海等事業具有實際意義。

(諾貝爾)瑞典人(1833~1896年)發明家,工業家,諾貝爾獎的創設者。生於斯德哥爾摩。1842年全家移居彼得堡。從1850年起到美國留學4年,學習機械工程。返回後協助父親改進炸藥。1859年全家返回瑞典,繼續從事炸藥製造和排除其危險性的研究。他把易爆但不易處理的液狀硝基甘油吸到矽藻土中,增加了安全性,也便於處理,稱之為黃炸藥,1866年取得了專利。接著發明了比黃炸藥威力更強的無煙炸藥,也取得了專利。在世界各地經營15家炸藥工廠,還在俄國開發巴庫油田,成為大富翁。為了促進世界和平和科學的進步,他留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言設立的科學獎。自1901年開始設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或生物學獎、文學獎、和平獎,1969年又增設經濟學獎。前五項是在諾貝爾逝世的前一年(1895年11月27日)在巴黎寫的遺囑中提出的。他親手用瑞典文寫下並在斯德哥爾摩銀行中保存,1897年1月啟封。其中寫著要遺囑執行人將其遺產做安全可靠的投資作為基金,以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授給前一年對人類社會做出最大貢獻的人。諾貝爾一生健康不佳,未婚無子女,其遺產的大部分做了諾貝爾的基金。諾貝爾獎由金質獎章、獎狀和獎金組成,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忌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平獎在奧斯陸)發獎,有瑞典國王出席。根據諾貝爾的遺願,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醫學或生物學獎由皇家與羅琳醫學研究所授予。這三項獎的曆史,是20世紀科學史最寶貴的資料。1901~1980年的80年間,三獎獲獎總數為331名。根據獲獎人數看,科學繁榮的中心,是從歐洲轉向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