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990年的流星雨(1 / 2)

當柏林牆的塵埃尚未落定,1990年的春風已悄然將和平的橄欖枝遞向寰宇。4月12日,來自34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穹頂會議廳簽署《國際航天合作宣言》,鎏金鋼筆與羊皮紙摩擦的沙沙聲裏,冷戰時期\"星球大戰\"的陰雲正被陽光穿透。這份被稱作\"太空破冰船\"的協議首次將\"全人類共同繼承\"原則寫入太空法,規定地月係空間禁止部署反衛星武器,並為全球衛星頻率分配製定彩虹色譜般的協調機製。彼時尚未聯網的世界,卻因這份文件在近地軌道編織起無形的合作網絡——歐洲空間局的阿裏安火箭開始搭載中國氣象衛星,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為印度遙感衛星敞開大門,如同機械蜂鳥在電離層間傳遞著文明的密語。

十四天後,佛羅裏達卡納維拉爾角的晨霧被橘紅烈焰刺破。\"發現號\"航天飛機掙脫地心引力時,肯尼迪航天中心觀測台的防彈玻璃上,凝結著兩百位天文學家的呼吸水霧。當機械臂將12噸重的哈勃望遠鏡送入預定軌道,深空探測正式跨入微米級精度的新時代。這個鍍金瞳孔在距地547公裏的軌道上緩緩睜開,其鏡麵拋光精度相當於將整個大西洋表麵起伏控製在2.5厘米以內。盡管三個月後傳回的星雲照片因鏡片瑕疵帶著朦朧光暈,但那些失焦的星光已足夠照亮暗物質研究的全新路徑——直到五年後奮進號航天飛機帶著矯正鏡片升空,七名宇航員在真空芭蕾中完成人類史上最精密的太空維修,讓這隻宇宙之眼終於看清130億光年外的創世餘暉。

……

當夜幕降臨,美國密歇根州的夏日夜晚宛如一幅靜謐的畫卷。天空被染成了深邃的藍色,繁星點點,仿佛是大自然在夜空中撒下的鑽石。微風輕拂,帶來密歇根湖的清新氣息和周圍森林的幽香。在這片寧靜中,蟋蟀的鳴叫聲和樹葉的沙沙聲交織成一首自然的樂章,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這樣的夜晚,無論是漫步在湖邊,還是坐在戶外的搖椅上,都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寧靜與美好。

位於密歇根州研究室內的研究員獨守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接收設備旁,觀察著屏幕上呈現出的宇宙深處的景象。

突然,他瞪大了眼睛,發出驚呼聲。

“哦!見鬼,這是什麼?”

顯示屏上的畫麵中,數千顆星辰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牽引,劃破無垠的黑暗,拖著長長而明亮的尾跡,如一場壯麗而詭異的宇宙流星雨,以一種令人驚歎又心悸的速度和軌跡,向著遙遠的中國大陸墜落而去。

這些星辰有的閃爍著耀眼的藍白色光芒,有的則散發著熾熱的橙紅色光輝,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交織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麵,它們的墜落軌跡在太空中留下一道道絢爛而短暫的光影,仿佛是宇宙在這一刻奏響了一曲激昂又神秘的樂章。

“哦!上帝!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研究員的眼神帶著驚恐和興奮。

他趕緊拿起桌麵上的固態電話撥打了一個號碼。

“尊敬的布朗先生,請您馬上來一趟實驗室。”說罷,研究員不管對方聽沒聽見,就掛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