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常誌想要打退堂鼓,劍客趕忙道:“不慌,對付這種級別的高手,張讓早就有陣法傳下,隻要你不出大陣,諒那蠻王也不能奈何你。”
但常誌顯然不會信的,他搖頭道:“一般天階強者受到陣法的影響就微乎其微,更何況接近神階的七階!要是有張讓在這,或許能夠靠著大軍鬥上一鬥,但他不在,誰能夠保證不會出事!”對於陣法這一塊,常誌不能說一竅不通,但以他的見地,根本做不到如張讓那般如指臂使,更不用說將氣運加諸於上了。
劍客眼看大事將成,怎麼能因此而無疾而終!他大吼一聲:“我來扮作元帥,元帥在軍中觀戰即可,有任何指示,再傳遞給我也不遲!”
常誌也知道這種臨陣脫逃的事實在不光榮,但他要還是以往那個血氣一上來就要拚死拚活的少年,早就沒有在這說話的機會了,更何況成為三軍之首呢?所以,活下來才有機會,這是他的準則。
“你確定要如此?”而劍客這麼一說,就讓他心思活絡了起來,沒了性命之憂,這場戰鬥,自然不能少了他。心裏略一思量,今日之事,要是傳了出去,自己不在,那麼即使活了下去,恐怕也難以再有出頭之日。而如果在場,那麼則能夠解釋一番: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有性命危險,自然要有李代桃僵之妙計,這樣不僅能夠將自身的尷尬掩飾,更襯托出自己足智多謀的形象。
常誌心裏的彎彎繞繞,劍客一目了然,心裏嗤笑,嘴上卻一副感恩戴德的言語:“承蒙元帥看得起,劍客才能一路在元帥的保護下到如今這個地步。正所謂主辱臣死,雖然元帥把我當兄弟看,但我卻萬萬不敢以兄弟稱元帥的,在我心裏,一直把元帥當主上看的。現在,主上有性命之危,我要再不站出來,還能有誰能為元帥分憂。”
一番慷慨陳詞,把常誌說的感動的一塌糊塗:“你就是我的兄弟,比親兄弟還親!今日之事之後,我便要與你義結金蘭,將這件事廣而告之,讓大家都知道我常誌有劍客你這麼一位好兄弟!”
劍客道:“蠻族一直以來勢力低微,如今便是有著一位實力強大的新王,相必也是目光狹隘。要是利用的好,恐怕能夠將這一敵對勢力,轉化為我們的助力!”
常誌一直以來就對劍客挺佩服的,而現在劍客這一句話,更讓他高看了三分。原本自己的理想隻是一個武夫,帶著手下的將士衝鋒陷陣,但有著這麼一位智計百出的智囊,當上帝國元帥也不是不可能!
自覺有了相當實力的常誌,就這麼一會兒,便有了更大的野心。與此同時,他心中那最後的一絲愧疚也沒有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便是至理名言,今日,侄兒便要後來居上了!
…………
就在常誌有了新的覺悟的時候,他心心念念的張讓,正由劉乾陪同著,往前線而來。
這次,劉乾又帶著五萬精銳,孔寧、瘋子、和尚等人隨同,身邊更有著蘇芸兒和蘇雪雁兩個美人,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而他身邊的張讓,則由戰鋒等幾大戰將陪同,帶著來時的三百天階高手,依附著劉乾的大軍,往前線花間城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天殿之行,劉乾收獲頗豐,身家直接富裕了一圈。而受邀同去的張讓,收獲也是不小,雖然不如劉乾得到的財富來到直接實惠,但確確實實讓他受益匪淺。這一趟,在那天殿封頂,他足足體會了十天,最終頓悟,大感自身對陣法的理解又加強了三分。
巧合的是,劉乾帶著蘇芸兒、蘇雪雁回業城的途中,正遇上這些人,他們的目的正是和劉乾一致。原來,張讓是想帶著手下去向劉乾道謝,雖然陣法是自己領悟的,但是沒有劉乾這一助力,他恐怕終生都沒有如此機緣。
於是,一群人就這麼巧合地碰上了。
隨後,劉乾索性一路與張讓同行,帶著大軍,往花間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