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師徒降鬼
這是豫東平原上的一條鄉間小路,雖然前幾年在小路上鋪了一層柏油,可惜柏油石子太薄了,才兩三年路麵就出現了坑坑窪窪。來往的車輛像蝸牛似的吃力地爬行著。孟鈺聚精會神地握著方向盤,轎車像隻在風浪的海洋裏行駛的小船,顛顛簸簸的行駛著。車裏坐著哲一醫生和村主任王建設。
哲一醫生通過和王建設的交談,以及王建設反應的情況,對新莊村的人口戶籍分布,村莊的形成有了初步了解。尤其是當哲一醫生了解到村莊的前身是一個廢棄的化工廠時,他感到震驚。但是,王建設反映的情況不是很全麵,哲一醫生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他必須帶領他的學生孟鈺,親自到新莊村做一個調研。
三十公裏的路程,他們走了一個多小時。
汽車進了村,來到了村委會。小息後,哲一醫生和孟鈺開始工作了。在王建設的陪同下,哲一醫生來到了太平溝河岸上。他站在河岸的大堤上,遠遠望去,兩岸蒼翠,水流潺潺,風景如畫。岸邊樹木枝粗葉茂,楊柳垂垂。
孟鈺感慨萬千,不覺吟詩道:“天生自然美好,仙氣育之妖嬈,可惜物以倫比,出現兩種結果。”
哲一醫生聽了,讚美地點點頭,說:“是呀!可惜人和植物吃的東西正好相反呀!這裏植物都是生長旺盛,是得益於原來化工廠生產的‘氨水’呀!可惜人卻不需要它,接觸多了,有害無益。我懷疑最先患皮膚癌的王道有是不是接觸氨水多了?”
孟鈺說:“有可能,走吧?老師,回去問問就知道了。”
他們回到了村委會,這時,村委會院子裏聚集了很多人。村民們聽說市醫院的專家來了,都想把自己想的事情,自己關心的事情問問專家。哲一醫生剛一進院子,幾個年長者就站起來表示歡迎。
哲一醫生坐下後,他們便開始了拉家常式地談話。
“專家呀!你可來啦!”一位老大娘顫顫巍巍地說:“你看俺莊這是咋啦?都得癌症啦,是不是有邪氣啦?”
孟鈺說:“老奶奶!我們就是來調查這個事的。”
哲一醫生問一個老大爺:“你們這個村之前的化工廠,生產的氨水你們用過沒有?是咋使用的?”
老大爺笑笑說:“我們這一代人都用過,那時候,我們種地都是上氨水。三百斤的大鐵桶,一桶一桶地往地裏拉。澆地的時候混在水裏。”
“氨水有氣味嗎?”孟鈺問。
“別提啦!”老大爺說:“嗆的睜不開眼呀!”
“那個得皮膚癌的王道和用過氨水嗎?”哲一醫生問。
“就他用的多,”一個婦女說:“他是後來才使用哩!氨水廠搬走後,剩下一個大鐵罐,那裏邊有剩下的氨水。王道和鑽到罐子裏弄氨水,還使瓢一瓢一瓢哩往地裏澆。”
“是哩!我看見他身上手上弄哩都是氨水。”又一個婦女搶著說。
哲一醫生深深地點點頭,他看了一眼孟鈺,示意她要做好紀錄。
“哲一專家,”一直沒有說話的一位小夥子問道:“俺村大年叔一家三個人得了癌症,你說這有邪沒有?”
哲一醫生看了一眼這個小夥子,說:“邪肯定是沒有,原因肯定是有的。他們家有什麼生活習慣沒有?比如吃飯什麼的?”
“我知道,”一個學生模樣的姑娘說:“我和大年爺是鄰居,這一家三口的病因,肯定與他們長期吃剩菜剩飯以及黴變食物有關。我在學校裏學生理衛生課時學過。”
王建設接著說:“大年叔一家經濟條件不太好,全家人省吃儉用,吃飯吃菜都非常勤儉,一點也不敢浪費。經常吃剩飯剩菜,甚至發了黴的豆子都舍不得扔掉,有一次我見他把白菜爛的部分切掉接著吃。我勸他,他說還有能吃的,扔掉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