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想要寶寶,你準備好了嗎?(3 / 3)

腎髒病人如血壓增高或腎功能中度損害及嚴重損害,絕對不宜妊娠。

患了腎髒病又想懷孕的婦女,可以向腎科醫生谘詢是否可以妊娠。懷孕後應定期檢查,到懷孕32周後,每周去醫院檢查一次,主要檢查尿常規、血壓、腎功能和胎兒情況,如有高血壓應臥床休息,如果腎功能下降,則要終止妊娠。

十二 氣喘女性慎重懷孕

國外研究資料指出,具有氣喘病史的婦女,懷孕時有35%會惡化,28%改善,33%沒有改變。嚴重的氣喘若未及時、適當地處理,對於母體與胎兒都有危險;然而獲得適當控製的氣喘孕婦,其懷孕的結果與沒有氣喘孕婦比較並無差異。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特性是經過敏原引發的支氣管發炎與痙攣的現象,懷孕時發生氣喘的幾率約在4%,不容忽視的是全世界氣喘疾病的發生率都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氣喘未經良好控製,對於母體與胎兒都是有相當的危險性。氣喘症狀在懷孕29~36周時可能會加重,嚴重的氣喘使母體缺氧,造成胎兒麵臨窒息的危險。

研究指出,氣喘造成胎兒死亡、早產、母體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羊膜腔感染、早期破水、產前與產後出血比率較對照組高。因而,氣喘發作時立刻處理是最重要的,經過適當控製的氣喘孕婦所生下胎兒的健康程度與沒有氣喘者相似。

十三 哪些病必須治愈後才能受孕

婦女帶病妊娠,不僅對本人有害,可使病情加重,而且還會危及胎兒。不過,也並非所有的慢性病人都不能妊娠。因為,有些慢性病短時間不能治愈,但經過合理、恰當的治療,待病情好轉後,也可以妊娠。這些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貧血

婦女在妊娠前如發現患有貧血,首先要查明原因,確定是屬於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貧血,然後進行治療。如係缺鐵性貧血,要在食物中增加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仍不好轉,應服用鐵劑,待貧血基本被糾正之後,即可妊娠。

高血壓病

在受孕前應按醫生囑咐進行合理治療,把血壓控製在允許的水平,自覺症狀基本消失,即可以妊娠。但應比一般孕婦更加注意孕期檢查,經常測量血壓,並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

腎髒病

嚴重的腎髒病均不宜妊娠。症狀較輕且腎功能正常者,經醫生允許可以妊娠,但要經過合理治療,必須把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等主要症狀控製住,妊娠後也應警惕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

肝髒病

對於遷延型慢性肝炎,如病情輕微、肝功能正常,病人年輕,體質又好,經過適當治療,也可以妊娠。但在妊娠後,應堅持高蛋白飲食和充分休息,加強孕期監護。

糖尿

一般情況下,妊娠會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而且危害胎兒,所以嚴重糖尿病病人不宜妊娠。但如屬於輕型,不用或少用胰島素就可以控製住尿糖,無明顯肝、腎、眼底損害者,體質也好,可以在正確治療控製好血糖的情況下受孕。孕後要加強產前檢查和自我保健,飲食控製更應嚴格些,並要取得醫生的指導。

心髒病

所有的心髒病人必須經醫生同意後,方可妊娠。有些心髒病人還需要應用一些藥物,甚至必須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和監督,不可大意,整個孕期應取得醫生的指導。

十四 需要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的疾病

1.隱匿性梅毒

值得注意的是,近6年來婚檢人群中的性病人數年增長速度為66.72%,其中絕大多數為梅毒,而85%為隱匿性梅毒,患者本人全然不知,而梅毒是僅次於艾滋病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性病。它潛移默化,“蠶食”機體,危害健康,它可以傳染給配偶,造成子代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先天性梅毒等。但是,這種疾病隻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乙型肝炎

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國,全世界乙肝病毒攜帶即HBSAg(+)者有3.5億,而我國就有1.2億之多,占全世界的1/3,在帶病毒者中約有25%的人,一生中將會發生慢性肝病。因此,在我國消除與控製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大的意義。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母嬰傳播、生活接觸性傳播等。HBSAg(+)母親所生的嬰兒,出生1年內將有25%~40%成為HBSAg(+),在新婚夫婦中,一方HBSAg(+),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後2.25年,原來未受感染的一方,有52.6%發生了乙肝病毒感染,其中14.0%變成乙肝病毒攜帶者。如發現男方為HBSAg(+),給予女方注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可有效預防女方感染及母嬰的垂直傳播;若女方是HBSAg(+),通過婚前衛生指導,告知其懷孕後進行乙肝“三阻斷”可以有效地預防母嬰傳播,從而將母嬰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2/3。

3.神經管畸形

我國是神經管畸形高發國,發病率為美國的10倍。如果在孕前三個月至孕後三個月,口服斯利安片(一種小劑量的葉酸片)可以降低70%以上的神經管畸形的發生。通過在孕14~20周抽血進行“唐氏篩查”,可以減少60%~70%的先天愚型兒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