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州:劉邦與樊噲的狗肉交情(1 / 1)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飲食風俗各有千秋。這不,徐州人愛吃狗肉是出了名的,徐州沛縣的狗肉尤其好吃。“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牆”,說的一點也不為過。徐州人為什麼愛吃狗肉呢?徐州的狗肉有啥“秘訣”?說一說這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傳說,兩千多年前的徐州沛縣,有個叫樊噲的小夥子,以賣狗肉為生。他用烏龍潭的水清洗狗肉,再用潭邊的井水煮肉,煮出來的狗肉非常鮮美,每天都能賣個精光。不久,有個叫劉邦的年輕人從豐鄉(今徐州市豐縣)流落到沛縣,結識了樊噲。這個劉邦,家境貧寒,愛吃狗肉卻付不起錢。好在他生性愛交朋友,不多久,就在當地結交了一幫官卒,一邊給樊噲招呼些生意,一邊吃著樊噲的狗肉。劉邦剛開始還賒賬,後來眼看也還不上,就幹脆白吃起來,沒事就守在狗肉攤子旁吃肉,一邊和樊噲稱兄道弟,侃侃而談。樊噲礙著麵子,不好意思叫他走,可心裏想著:這還得了!供不起,還躲不起嗎?

於是有一天一大早,樊噲急匆匆地挑上攤子,坐船渡過泗水河,準備避開劉邦到河對岸賣狗肉。這邊的劉邦找不到樊噲,心下著急了,問了周圍的人,才知道他到對岸去了。於是劉邦趕忙跑到河邊,可是哪兒還有樊噲的蹤影。看著泗水河水流湍急,河裏的船見著他也躲得遠遠的,劉邦隻好“望洋興歎”了。

這時,河中有一隻百年老龜向他遊了過來,老龜的龜殼足足有一麵簸箕大。劉邦興奮地朝它揮揮手,大聲喊道:“老龜老龜,你能馱我過河嗎?”這隻老龜似乎通人性,朝它點了點頭,靠過岸來,劉邦拔腿上了龜背,就這麼過了河。

來到對岸的鎮子上,劉邦找到樊噲和他的狗肉攤子,欣喜地跑過去,抓起狗肉就吃,一邊對樊噲說:“怎麼跑來了也不說一聲!”樊噲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連幾天,樊噲走後,劉邦就讓老龜馱著他過河,樊噲恨得牙癢癢:“好你個老龜,看我把你殺了,你還怎麼當‘好人’!”於是夜裏,樊噲帶上家夥來到河邊,對著河中喊:“老龜,劉邦叫你馱他過河!”老龜居然真的靠了過來,樊噲就用繩子把老龜套住,拉回了家,將它殺了,放進肉鍋裏和狗肉一塊兒煮。誰知道這一煮可了不得,和著龜湯的狗肉味道異常鮮美,肉質也更軟爛,第二天一開張就全賣光了,於是樊噲就把湯頭留下,天天用它煮狗肉,生意更加火爆。

這樂壞了樊噲,卻苦了劉邦,沒有老龜馱他過河,他就不能找樊噲吃狗肉了。後來他知道樊噲殺老龜的事情,心裏怪他不夠意思。

不久,劉邦當了泗水亭長,這雖是最小級別的官吏,卻也有點小權力,於是,他就隨便找了個借口把樊噲的刀沒收了,這一來二去就算扯平了,兩人還是好朋友。隻是那個年代的好刀是個稀罕物,樊噲沒了刀,隻好用手撕開狗肉,誰知道又歪打正著,手撕的狗肉肉筋保留下來,口感更好了。

劉邦和樊噲的交情可不止吃狗肉,後來,他們一起打天下,劉邦當上了皇帝,樊噲當上了將軍,山珍海味享之不盡,隻是,劉邦還是最愛吃那狗肉。經由樊噲“改良”的龜湯狗肉也從此名噪天下,流傳至今。

【城市名片】

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古稱彭城,有四千多年建城史。徐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古有九裏山古戰場,近有淮海戰役遺址。徐州人文薈萃,是著名的帝王之鄉,古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說法,特別是漢高祖劉邦,生於此,發跡於此。此地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蕭何、夏侯嬰、陳師道、李衛、劉墉等都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徐州的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作為“漢代三絕”熠熠奪目。

【博聞館】

彭祖文化

徐州古稱是彭城,也是彭祖文化的發源地。而彭祖是誰呢?

傳說彭祖是上古皇帝堯的臣子,因善於做野雞湯,受到了堯帝的賞識而得到封地,在今天的徐州一帶建立了大彭氏國。

他可以算作中國第一位職業廚師,被視為烹飪始祖,成為博大精深的中華烹飪文化的源頭。

傳說彭祖活了八百歲,他的養生長壽之道,對後世影響深遠。據說四千多年前,彭祖就發現了茶油(茶籽所榨)有能夠延緩衰老的養生功效,將其融入到雞湯中,為後世的烹調打下了基礎。

彭祖認為飲食與活動對於健康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他提倡要注意鍛煉身體,並創製了一套健身法,也被認為是我國氣功的創始人。

彭祖的智慧,集中體現在中國第一部養生學著作《彭祖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