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劉備的幾位夫人(1 / 2)

劉備先後娶了好幾位妻子,除了孫權的妹妹——孫夫人之外,其餘都是些平庸之輩。但因為是劉備的夫人,《三國演義》還是給她們編了一些動人情節。

“大丈夫當娶三妻四妾”。這是舊時代大男子主義者的一句格言,也是舊社會男尊女卑的突出標誌。有一代梟雄之稱的劉備,在這方麵自然不會例外。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和甘、糜二夫人,也熟悉那位“巾幗英雄”孫夫人,細心的讀者還知道劉備娶過一個寡婦吳氏。這幾位女子,都是見諸記載的曆史人物。不過,她們的真實情況同小說還是有區別的。

在《演義》之中,甘、糜二夫人是劉備的兩位妻子,似乎她倆都是劉備的正妻。事實上,劉備和舊時代的其他所有男人一樣,在一個時期內隻有一個正妻。在轉戰中原時期,劉備先後娶過幾位夫人,這幾位夫人都沒有能活多久。照過去的說法,大概是劉備命太硬,“克妻”的緣故。在這幾位夫人中,隻有一個人留下了姓氏,她就是“糜夫人”。這位夫人的真實姓氏其實應該是姓“麋”,她的哥哥,就是劉備的重要謀士麋竺。麋竺是徐州的大姓,家資豪富。呂布襲奪徐州,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劉備轉戰於廣陵一帶時,麋竺見劉備身邊無人照料,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在小說中,麋竺被改姓為糜,於是麋夫人也就改稱為糜夫人了。這位夫人具體在什麼時候去世的,已經無法詳知了。但可以明確的是,在劉備到荊州時,她已經不在人世了。《演義》在長阪坡一戰中,虛構了她為保住阿鬥性命而投井自盡的情節,從而把這個不知所終的普通女子刻畫成了一位深明大義的烈女。

同糜夫人形影不離的甘夫人,最初並不是“夫人”,而隻是一個妾,她同糜夫人一樣,也是徐州人。劉備駐紮小沛時,把她納為小妾。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中,劉備好幾次喪妻,甘氏也就常常內中主事,但似乎一直沒有被“扶正”。在荊州時,甘氏為劉備生下了第一個兒子——阿鬥。在長阪坡,她帶著阿鬥被曹軍衝散,幸虧趙雲救護,才回到劉備身邊。可能是在戰爭中受了驚嚇的原因,甘氏在赤壁之戰後不久便去世了,被安葬在南郡。劉備當皇帝之後,追諡她為“皇思夫人”。她的兒子阿鬥當皇帝之後,又把母親追諡為“昭烈皇後”,並把她的遺體從南郡遷到成都,同劉備合葬於惠陵之中。

甘夫人死後不久,劉備續娶了一位夫人,這就是著名的孫夫人。赤壁大戰之後,劉備勢力發展很快,他征服了荊州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又被部下推為荊州牧,駐紮在公安。在這種情勢下,孫權感到畏懼,“進妹固好”,把妹妹許配給劉備為妻。孫權嫁妹,固然有拉攏討好劉備之意,也難免沒有置內線以偵查、控製劉備的企圖,但絕不像《演義》所說的完全是巧設騙局的美人計。

劉孫婚禮舉行於建安十四年(209),這時劉備已經四十九歲,而孫夫人正當妙齡,夫妻相差三十歲左右。據史書記載,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女百餘人,都佩刀執劍侍立左右,搞得劉備每入洞房,內中常凜懼不安。諸葛亮曾說,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可見這種政治聯姻,說不上什麼夫婦感情,更不用說愛情了,更多的卻是相互的猜忌和提防。《元和郡縣誌》記載,直到唐代,公安縣西還有一座孫夫人城。據說,她與劉備互相猜疑,因此修築此城居之,不與劉備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