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平常人家隨處可見的融洽氛圍,在這深宮內院,庭帷深處卻變得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甚至是一種奢望。
上官正南有心勸慰,卻又不知如何開口,輕輕的試探問道:“陛下...。。”
“朕沒事!”皇帝深深的吐了口長氣,苦笑道:“這些話,朕也就隻能和你說說!放眼滿朝文武,再沒一個人像你這般讓朕這麼信任!以前,總聽父皇念叨,擁有最高權利和地位的人,才是這天下最孤單寂寞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這些年來,朕對這句話的體會越來越深,也更能明白父皇當年的苦心,可是...一切都已成往事,不能再回頭了...。。”
上官正南躬身道:“陛下切莫過度傷懷,若是龍體抱恙,實非百姓之願,社稷之福!”
皇帝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了一大口,似乎把所有情緒混合著茶水一起咽了下去,接著說道:“我聖月祖訓有雲,凡身為皇子者,隻要有造福百姓社稷之能,皆可登基稱帝。不必遵守所謂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之規。隻有這樣,才能讓我聖月國運興隆,久盛不衰!可也正因這樣,才使得每次帝王更替,都會有一番手足相殘,骨肉廝殺的人間慘劇發生....。。”
“其實朕也知道,此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那朕如今要做的,就是把這種事所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降至最低...。如今,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年輕時的舊疾也慢慢顯露出來,趁著現在頭腦還算清醒,身子還能走動,能早一日把這件事情安排好,我也就早一日輕鬆..。。這些年,朕也是真的有些累了..。。”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沉重的看著上官正南,問道:“正南,依你之見,這兩位皇子之中,哪一個更適合坐朕這個位子?”
上官正南苦笑道:“陛下,正南早已離開朝堂多時,如今,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豈能再隨便議論此等國家大事...。。”
“行啦!”皇帝笑著打斷他,道:“現在朝中的那些老家夥我就不說了,怎麼你也跟朕玩這一套!我把太監宮女打發走,就是想單獨跟你聊聊這件事,聽聽你的意見。你可是曾經號稱朝中的第一智囊,朕不信你心裏沒有想法!還有,別跟朕說些模棱兩可的話。現在這裏就你我二人,你不必顧慮,盡管說就是。”
“這個...。”
皇帝正色道:“正南,你我自小一起長大,想當年,不管是朕帶兵平定西方蠻夷之亂,還是爭奪帝位之時,你都始終堅定不移的在朕身邊幫助朕,你我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君臣關係,在朕心裏,你一直都是朕的好兄弟!現在,隻是我們兄弟之間的談話,而非君臣博弈,你明白嗎!”
上官正南看著皇帝眼中隱隱有水光閃動,腦海裏不禁浮現出兩人當年的情形。
那時節,隻要兩人聯手,不管任何事均是無往而不利,縱然當年西方蠻夷之族聯合了近百萬大軍,聲勢浩大的壓進聖月帝國境內,打算占據其半壁江山,意圖與當時的朝廷東西而據,分庭抗禮。
而那時候,聖月帝國國力羸弱,比現在差了不知多少,在東拚西湊之下,才勉強湊出了不到四十萬的軍隊,這其中,有近十五萬人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戰鬥力低的可憐。
就是在這種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帝和上官正南毅然決然的帶著軍隊迎了上去,和對方的百萬大軍決戰分界山,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戰鬥,終於把對方打得大敗虧輸,百萬大軍十去七八,再也無力侵犯聖月。
也正是仗著那次的功勞,現在的皇帝得到了自己父皇的青睞,終於力壓眾多兄弟,當上了一國之尊。上官正南也因為才能出眾,智計超群,而被破格提拔為丞相,這一做,就是六十多年。
此後,君臣兩人齊力同心,攘外除內,使得聖月帝國日漸壯大,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三大帝國之一的鼎盛地位。
這一切,固然是當今皇帝的文治武功,但上官正南也絕對的是功不可沒!
現在,他追思往事,心中萬般滋味湧出,感慨道:“是,正南明白陛下的心意,既然陛下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那我就談談自己的看法,至於最後如何抉擇,自然還是看陛下意思...。”
“嗬嗬,我就說嘛,你一定會幫朕排難解憂的!”皇帝臉色露出喜色,微笑的看著上官正南。
上官正南也是微微一笑,隨即肅然道:“所謂知子莫若父,大二兩位皇子乃陛下的親生骨肉,卻不知陛下對他們兩個的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