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權利
權力:包含“權”和“力量”的意思。是指在政治上有強製力量、在職權範圍內有支配力量的意思。如國家權力、行政權力、立法權力、司法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公安機關有依法拘留違法犯罪人員的權力等。
權利:包括“權”和“利益”的意思。它是與“義務”相對而言的,指人民依法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權利”也是“權益”的意思。如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因此,凡表示國家和政府部門的強製力量、支配力量的意思時,用“權力”;凡表示人民的權益時,就用“權利”。人民也可使用“權力”,如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但這種權力不是直接行使的,而是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的。
商量·協商
商量:指交換意見,一起討論。如遇事要與群眾商量、這件事要與他商量一下。
協商:指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見。如友好協商、有問題可以協商解決。
“協”表示共同的意思。所以,表示向誰征求意見、與誰交換意見、一起討論,隻能用“商量”,不能用“協商”;表示有關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通過共同協商達成共識、取得一致,就要用“協商”。
掩蓋·掩飾
掩蓋:指遮蓋,不含貶義,適用對象既可以是具體事物,如大雪掩蓋著田地;也可以用於好的或壞的思想行為,如掩蓋罪行、掩蓋不住內心的喜悅等。
掩飾:指通過某種手段掩蓋真實情況,是個貶義詞。如掩飾錯誤、掩飾險惡用心等。
增殖·增值
增殖:增生和繁殖,指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
增值:價值增加。如小麥變成麵粉,價值就增高了。“增值稅”是指增加數值應繳納的稅。這裏的“值”是指數值,與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不能用“增殖稅”。
執著·執著
“執著”與“執著”同音同義,《現代漢語詞典》闡明二者可通用。
“執著”原為佛教用語。佛教分為大乘、小乘兩派:大乘以“無所得”為宗旨,故曰“解脫”;小乘以“成果”為目的,故曰“執著”。解脫、執著這兩個詞就是從這裏來的。後來,執著這個詞廣泛用於指專注於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脫,表示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也指固執或拘泥。現在常用的“執著的追求”,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自古延續下來,我們還是保持原來寫法“執著”為好。
做客·作客
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如到親戚家做客。
作客:指寄居在別處,常用於書麵語。如作客他鄉。杜甫的《登高》詩有“萬裏悲秋常作客”句,指詩人漂泊無定的生涯。書刊、報刊上常有到他家作客、作客本報之類用法,都應該為“做客”。
愛護·愛戴
“愛護”與“愛戴”這兩個詞詞義相近,但存在差異,是不能混用的。
“愛護”指愛惜並保護,指人時常用於上對下,如:老師愛護學生、要愛護年青一代;指物時,可以是具體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愛護公物、愛護集體榮譽。“愛戴”的意思要高一層,指敬愛並擁護,隻指人不指物,常用於下對上,大多用於對領袖,如:老一輩民主革命人士受到人民的愛戴;也可用於對有名望、有突出貢獻的人,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科學家受到人民的愛戴。
稱讚·稱頌
“稱讚”與“稱頌”這兩個近義詞,詞義基本相同,都表示讚揚的意思,但詞義表達的讚揚程度不同,要根據內容使用不同的詞,避免混用。
“稱讚”是用語言表達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如:他做了好事,受到老師的稱讚。而“稱頌”表示稱讚頌揚,比“稱讚”表示的程度要重,一般對功德業績卓著的人,才用“稱頌”,如:稱頌民族英雄,某某的豐功偉績萬民稱頌。對一般需要表揚的人和事,用“稱讚”就可以了,不能隨意用“稱頌”。
落後·後進
“落後”與“後進”這兩個詞,初看詞義相同,其實意思存在細微差別,使用時要避免混用。
“落後”指在進行中落在後麵,如:全班同學登山,我們小組落後了;“落後”又表示工作進展遲緩,落在人家後麵,如:我們廠今年沒有完成生產任務,落後了;“落後”還表示落在客觀形勢發展的後麵,或停留在較低的發展水平,如:落後的思想觀念、落後的機器設備、落後的經營方式。
“後進”則指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的人或集體。如後進生、後進班組,不能稱為落後生、落後班組。“進步”與“落後”相對,“先進”與“後進”相對,使用時不要混淆。
輕視·忽視
“輕視”與“忽視”這兩個近義詞,雖都表示不重視,但程度上有不同,因此不能混用。“輕視”意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是故意不重視的意思,如:輕視勞動,受人輕視,重視理科、輕視文科。“忽視”也表示不重視,卻不是故意不重視,而是出於不注意,即疏忽大意,如:忽視安全生產、忽視文科學習。使用時要加以區別,不要混用。
侵蝕·腐蝕
“侵蝕”與“腐蝕”是兩個容易混淆的近義詞,詞義是有差別的,千萬不能混淆。
“侵蝕”是指逐漸侵害使變壞,包含“由外及裏過程”的意思,如:病菌侵蝕人體,又如:侵蝕公款,指暗中一點點侵占公款。而“腐蝕”是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如鐵生鏽;也指人在壞的思想、行為、環境等因素影響下逐漸變質墮落,包含“由裏及外過程”的意思,從思想變質發展到行為變壞,如:黃色讀物會腐蝕青少年。“拒腐蝕,永不沾”,不能用“侵蝕”;而“抵製拜金主義思想的侵蝕”,也不能用“腐蝕”。
事情·事故
“事情”與“事故”這兩個近義詞,它們的基本意思都是指所發生的事,但具體詞義上存在細微差別,所概括的範圍大小有所不同。
“事情”所概括的範圍最大,指人類生活中的一切活動和所遇到的一切社會現象,包括職業、工作,如:他在公司裏找到一件事情。而“事故”一般指意外的損失或災禍(多指在生產、工作上發生的),如:工傷事故、責任事故、交通事故。
維持·堅持
“維持”與“堅持”這兩個近義詞,雖然基本意思相同,但仍有細微差別,使用時應認真辨析,不能混為一談。
“維持”,意思是使現有的狀況繼續存在下去,如:維持秩序、維持生活、維持現狀。“堅持”比上述兩個詞的意思更進一步,指堅決保護、維護或進行,如:堅持原則、堅持己見、堅持不懈、堅持到底。
偵查·偵察
“偵查”與“偵察”是兩個同音詞,但詞義有區別,不能混用。
要區別並正確使用這兩個同音詞,關鍵在於把“查”與“察”的區別搞清楚。“查”包括檢查和調查的意思,如檢查、審查、查究、查閱等。
“察”包含仔細觀察和調查的意思,如觀察、察訪、察覺等。
“偵查”是指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所進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證據、確定犯罪事實等活動。對案件所進行的各種調查活動,就叫偵查。
“偵察”的意思是指為弄清敵情、地形和有關作戰的其他情況,通過觀察和調查所進行的活動。“偵查”是司法用語,主要指調查和檢查;而“偵察”是軍事用語,主要指觀察和察看,在詞義和用法上都有區別。
阻擊·狙擊
“阻擊”與“狙擊”是兩個形音相近的詞。兩者同為軍事術語,缺乏軍事常識的人,因分辨不清,常會用錯。
要正確使用“狙擊”與“阻擊”這兩個近音近形詞,關鍵在於弄清“狙”與“阻”的詞義。“狙”,古書裏指一種猴子,又意為窺伺。“狙擊”意思是埋伏在隱蔽地點伺機襲擊敵人。凡是伏擊殺敵者,軍事上稱之為“狙擊手”。而“阻”是阻擋、阻礙的意思。“阻擊”指以防禦手段阻止敵人增援、逃跑或進攻,這是陣地戰所采取的一種軍事行動,無論在規模上、方式上或目標上,都與“狙擊”有明顯的區別。因此,這兩個詞是不能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