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石心:出淤泥而不染,以禪定的心淨化誘惑
【出處】《晉書·隱逸傳·夏統》。
【釋義】本義為“木頭人,石頭心”,比喻人全無感情,不為外物所動。
【曆史典故】“木人石心”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外表是木頭做的,心髒是石頭的?這得有多奇怪啊。實際上,“木人石心”是一個褒義詞,指的是對外來的誘惑不動感情,不為外物所動。
晉朝有個名士叫夏統,會稽人,是位超凡脫俗的隱士。他多才善辯,很有名氣。當時,許多人勸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
一次,他來到了京城洛陽,太尉賈充聽說了,便想利用他的才學和名望來擴充自己的勢力,於是就勸他到自己身邊來任職,被他婉言謝絕。賈充不甘心,調來整齊的軍隊,裝飾上華麗的車馬,吹著響亮的號角,從夏統麵前走過。賈充對夏統說:“如果你同意到我身邊來做官,就可以指揮這些軍隊,乘坐這樣華美的車子,那該有多威風啊!”夏統對眼前豪華顯赫的場麵就像沒有看見似的,根本不動心。
賈充仍不死心,又招來一些美女,在夏統麵前輕歌曼舞。賈充心想,這下你總該動心了吧。不料,夏統漠然如初,毫不動搖。賈充見全然打動不了夏統的心,不解地說:“天下竟有這樣的人!真像木頭做的人,石頭做的心啊!”
奴顏婢膝:骨氣是一個人的“脊梁”
【出處】(唐代)陸龜蒙《江湖散人歌》。
【釋義】奴:奴才;顏:麵孔;婢:女仆;膝:膝蓋,借指下跪。像奴才一樣擺出諂媚的臉孔,像女仆般討好地屈膝下跪。形容奴才相十足,無恥地諂媚、奉承他人的樣子。
【曆史典故】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攻破了汴梁(今河南開封),並俘虜了徽宗和欽宗二帝,史稱“靖康之恥”。事變後,欽宗趙桓的弟弟趙構,在大臣們的幫助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當起了皇帝,建立了南宋王朝。此後,又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苟延殘喘,對金人提出的無理要求全部答應。到了宋理宗時,任用奸臣賈似道為相,而使得朝政更加混亂。
賈似道,字師憲,因其姐姐被選入宮中做了貴妃,依靠裙帶關係才得以入朝為官。賈似道此人極善奉迎之事,很快就做了地方大官,之後,升任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逐漸掌握了朝中大權。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鄂州被蒙古人圍困。賈似道領兵增援,還沒開戰,他就私下向蒙古人稱臣納貢。得到了實惠的蒙古人,很快就退了兵。賈似道卻謊報此戰“大捷”,理宗不明究竟,還升他做了右丞相。之後,他用計除掉異己勢力,獨攬了整個朝政大權。
理宗死後,度宗即位,賈似道被加封為太師,朝中一切政事都在他的私宅中商議。襄陽被圍四年,他隻是一味地向蒙古乞憐。朝中的大臣們大多都是他的心腹,隻有一個叫陳仲微的人敢站出來揭露他的罪行。陳仲微,字致廣,曾因得罪賈似道而被罷官。他複官後,依然上書指責時政,說:“君道相業,兩有所虧!”批評國君和宰相的昏庸,還說宋徽宗和宋高宗的時候,也是如此,君是昏君,相是奸相,那些佞臣們起初竭力奉承皇帝,享受榮華,到頭來卻又投降敵人,向敵人稱臣。陳仲微要求宋度宗和賈似道等人以徽宗、高宗時的舊事為鑒,切勿把國家大事繼續耽誤下去。陳仲微在其向度宗的諫書中,用“俯首吐心,奴顏婢膝”來形容那些奸佞的權臣。
以管窺天:克服狹隘,把“心窗”打開
【出處】《史記·扁鵲列傳》。
【釋義】以:用或從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窺是從小孔或縫隙裏看。本意是從竹管裏看天空,隻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見聞狹隘,看問題片麵。
【曆史典故】坐井觀天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井底的那隻青蛙挺可笑,坐在井裏隻看見頭頂巴掌大的天空,竟然還以為那是天空的全部。“以管窺天”也是這個意思。
戰國時期齊國的名醫扁鵲,原名秦越人。因為他救活了許多瀕於死亡的人,所以當時人們把他稱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而不去提他真實的姓名了。傳說,扁鵲曾得到過仙藥和秘方,能隔牆給人看病,並能看清病人的五髒六腑,病灶在什麼地方。
有一年,扁鵲帶領弟子外出巡醫,路過虢國都城的王宮,隔牆聽到宮內一片哭聲,不知出了什麼事,他就向宮外守門人詢問。方才得知是太子剛剛去世。扁鵲又問:“他什麼時候去世的?得了什麼病?”守門人回答:“今天早晨雞叫二遍的時候去世的。太子的病是血氣運行沒有規律,陰陽交錯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鵲憑借自己的經驗,已經知道太子得了什麼病。於是,他對守門人說:“請稟告君王,我是齊國的醫生秦越人,能使太子複活。”守門人瞧了瞧扁鵲,說:“先生該不是胡說吧?人死了還能治活?我聽說上古有個姓俞的醫生,治病不用湯劑、藥酒及其他東西。一解開衣服診視,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後剖開皮膚,疏通經脈。先生的醫術能如此,那麼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話,要使他再生是騙人。”扁鵲再三請求守門人,他就是不答應。扁鵲歎息說:“您說的那些治療方法,就像從管子裏去看天,從縫隙中看花紋一樣。我用的治療方法,不用給病人切脈、察看臉色、聽聲音,隻要觀察病人的體態神情,就能說出病因在什麼地方。”
守門人見他說得很有把握,終於答應替他去稟報國君。國君一聽太子有救了,很高興,即刻請扁鵲進宮給太子看病。扁鵲仔細檢查了太子的身體,切了太子的脈,然後為太子實施針灸。當銀針紮進太子身體後,太子就慢慢睜開眼,嘴唇微微動了動,周圍的人們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紮完針後,扁鵲又為太子配製了幾副藥,同時告訴太子侍從如何煎服。最後,他對君主說:“太子不出一個月,身體就會康複。”果然,沒出一個月,太子完全恢複了健康。從此,扁鵲的名聲就更大了。
杞人憂天:對危險的恐懼要比危險本身更可怕
【出處】(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天瑞》。
【釋義】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境內;憂:憂慮。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而整日寢食不安。比喻無中生有,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曆史典故】從前,杞國有一個人,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他常常會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萬一哪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啊?到時豈不是要被活活壓死嗎?
從此以後,他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自己沒有地方安身,他越想越覺得危險,越想越覺得可怕,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朋友們看他這樣憂愁,整日精神委靡,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會那麼容易就塌下來的,即使天真的塌下來了,也不是你一個人擔心就能解決的啊!何況,天不過是由很厚的氣體聚積而成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大氣之中。放心,天不會塌下來的。”
杞人聽了朋友的話,又說:“如果天真的是大氣組成,那麼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是會掉下來嗎?”朋友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由會發光的氣體積聚而成的。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把人打傷。”
朋友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仍然在為這個問題擔憂。他一會兒擔心天會塌下來,一會兒又擔心太陽、月亮和星星會掉下來。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天沒有塌,日月星辰也好好地掛在天上,但他仍然在為此擔憂。後來,他因憂慮過度而去世了。
杯弓蛇影:拋卻疑慮,尋找生命中的陽光
【出處】《晉書·樂廣傳》。
【釋義】將映在酒杯裏的弓影誤認為是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自己嚇唬自己。
【曆史典故】西晉時期,有個做官的人叫樂廣。他有一位好朋友,一有空就到他家裏來聊天。可是,有很長一段時間,這位朋友也沒有來。樂廣十分惦念,就前去看望。到了之後,他發現朋友半坐著倚在床上,臉色蠟黃,這才知道朋友生病了。追問病因,朋友支支吾吾地不肯說,經過再三詢問後,朋友才說:“那天在你家喝酒,看見酒杯裏有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當時惡心極了,出於禮貌,隻得閉著眼睛喝了下去。打這以後,就老覺得肚子裏有條小蛇在亂竄,什麼東西也吃不下。”
樂廣心想,酒杯裏怎麼會有蛇呢?回去之後,他在客廳裏踱來踱去,分析原因。他看見牆上掛著一張青漆紅紋雕弓,心裏一動。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動了幾下,終於看見那張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液的晃動,就像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這下真相大白了,樂廣把朋友接到家中,讓他仍舊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舊用上次的酒杯為他斟了滿滿一杯酒,問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麼東西?”那個朋友低頭一看,立刻驚叫起來:“蛇!蛇!又是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樂廣大笑,指著牆壁上的雕弓說:“您看看那是什麼?”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豁然開朗,頓時覺得渾身輕鬆,心病也全消了。
安步當車:做人需要幾分淡泊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四》。
【釋義】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形容人能安於淡泊的生活而不追名逐利。
【曆史典故】戰國時齊國有位賢者,名叫顏蜀(蜀益)。齊宣王十分仰慕他,便把他召進宮來。顏蜀走進宮內,來到殿前,就停住了腳步,不再前進。齊宣王叫他上前,顏蜀不僅一步不動,還叫齊宣王下來迎接他,說:“如果是我走到大王麵前,說明我羨慕大王的權勢;如果是大王走過來,說明大王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齊宣王生氣地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蜀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腦袋的,就封為萬戶侯,賞金千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腦袋還不如一個死了的士人的墳墓呢!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多,是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這樣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不務實事而成名於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齊宣王聽到這裏,才覺得自己理虧,於是對顏蜀說:“聽了您的一番高論,茅塞頓開,希望您接受我拜您為師,今後您就住在這裏,飲食有肉吃,出門有車乘,您的家人個個衣著華麗。”顏蜀拒絕道:“玉,產於山中,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仍寶貴,但失去了本來的麵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享有利祿,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到點吃飯,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做乘車。平安度日,並不比權貴差。清淨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顏蜀說罷,向齊宣王拜了兩拜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