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克伯屈在華活動年表(1927年3-5月)(2 / 3)

20日 下午5時,應青年會之請講“道德教育”,由劉湛恩主持。克伯屈在演講中認為,“道德的基礎是注意於個人的人格”,“道德的標準,須以他人的人格為主觀,為目的,而不能利用之”。又說:“道德的觀念,自古迄今,東西方具有極速的改變;現在既在改變之中,將來亦仍改變。”“中國目下究許何種教育?吾再三思之,覺中國對於合作的教育,甚為需要;不過合作二字,很難斷定。學生罷課,不能說他們沒有合作,不過他們的合作是屬於罷課分子方麵。吾意中國現今所不可缺的為一種有堅韌性的道德責任,如一學校之發生罷課風潮然,初起時僅二三人或極少數人,後其他學生以友誼之故,相繼加入,風潮遂因之擴大。是以吾人當此狀況之下,須設法養成一個人的道德責任,而對於個人的友誼或群眾的引誘,一律置之度外。”(1927年3月21日《申報》,1927年5月《教育雜誌》第19卷第5號)

21日 上午在大夏大學演講“教育與進步”,聽講者300餘人。其間講道:“我到中國來,有兩個動機,第一個是觀察中國文化,將所看到優良的地方,回到美國報告,使美國人更好一點,第二個是,在知道中國情形回美時,使美國人用更好方法幫助中國人,在這個時候,我更覺得中國正在改造當中。”指出“教育不是教什麼乃是教人怎樣去想,怎樣去解決問題也……世界是變化不絕的時代,故目下的教育者,就是要養成學生如何去適應變的世界……我們要謀進步,必須要養成自由思想之人才以助社會各種事業之進步”。

下午2時,在博物院路20號5樓,舉行小學教育討論會。由上海招待克伯屈博士委員會推定程其保、程柏應、胡叔異等人搜集關於小學教育之問題,並公推程柏應為主席。克伯屈講:“設計教學並非對於地理或曆史的一種方法,此意太狹,其實設計,乃對待兒童之一種方法,設計教學注重有目的學習,即強盛意誌之學習。”他還說,自己雖未能遍觀中國小學,但就參觀所得,仍有幾點意見:一是教師在教室內似太多演講,二是教師在教學中用警笛來發號令,似不甚妥當。三是容易注重結果,而忘卻兒童活動之本質。並認為這是教育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不獨中國如此,各國皆然。他指出:“例如為表演欲博得觀眾之欣賞,而注意表演之外觀,我注重好習慣之養成,此乃教育上之重要問題。”關於小學訓育問題,他認為小學當然應關注社會與政治問題,但若據此而采用一種政治主張作為小學訓育的中心目標,則會阻礙個人思想的自由發展,抑或有其他種種流弊出現,他提醒中國教育界注意此點。(1927年3月22日《申報》)

接中華職業教育社函,請其出席後日演講。

22日 下午2時半,在青年協會作第三次係統講演,題為“學習如何適用於生活”,因各界開會歡迎國民革命軍,聽講者隻17人,乃改作短時間的談話。(1927年3月23日《申報》)

24日 招待克伯屈籌備委員會因上海政治軍事局勢變化,近日各校教授學生,多在參加政治運動民眾運動,故與克氏商定暫行休息。

與青年協會會員開談話會,克伯屈首述青年會應有之工作與方針,次言人格教育之步驟,末言用何法以啟發青年。“聽者頗為滿意”。(1927年3月25日《申報》)

4月1日 中華職業教育社,以時局業以底定,交通亦漸恢複,遂複假青年會,提出職業教育問題請克伯屈指教。 克伯屈在演講中說:“我們要研究職業教育,首須察一地之職業狀況如何,次則研究如何使職業教育與職業狀況相適合,中國職業學校須適應中國實業狀況,這雖是經濟問題,但與心理學教育學很有關係,中國要發展職業,必須養成對職業有興趣與毅力之人才,來探討利用天然的富源,不必依靠外國人。”他指出,中學校不論初中高中,都應有相當之職業訓練,以為升入專門職業學校及服役職業界之預備。(1927年4月2日《申報》)

4月4日 本定於下午繼續係統講演,後因到會者僅淩冰、朱經農、程其保、殷芝齡、俞慶棠、周尚等10餘人,乃改為自由談話會。(1927年4月5日《申報》)

4月5日 下午2時,繼續上次未竟講演,地點仍在青年協會。由淩冰博士翻譯。他講:“學習本不限於書本,凡種種習慣,皆由學習而成。學習有五個步驟:第一步為引起興味與試驗,第二步為感受困難,第三步為研究,第四步為研究實行的方法,第五步乃將研究所得各種方法中考慮選擇也,此五種步驟,為學習任何事必須經過之階程學習的意義”,認為“教學非在專讀死書也,中國教育家向重課本上之學習,不知課本以外,更多吾人所應學習之智識也”。談到中國教育問題,主張教育要隨時代進化,“教育之需要,乃在使學生知如何以適應新的環境與新生活也”,批評“中國在此劇烈變化與進步中,對鄉村教育似太不注意……前遇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陶知行君,伊謂在南京設有農村師範,以謀造就改良鄉村教育之人才,意至善也,因鄉村教育之改進,足以影響於鄉村生活之改善也”。(1927年4月6日《申報》)

7日 上午10時,在博物院路青年協會講演“公民教育”,演講討論結束後,在華安保險公司七樓西餐間,出席由上海各大中小學校、南北教育界代表和在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中國學生聯合舉行的公宴。克伯屈發表演說:“我能此時到中國來,是最好的經驗,最好的機會,因為這是你們的國家生活轉變很非常的時候,一個偉大的民族方從舊式的製度舊式的行為中血戰出來,這是一個老成的、令人尊敬的國家。希望建設新式政府、新教育製度”,他希望“你們的教育製度,須為中國人本色的製度,與世界上任何國不相雷同,你們的教育須以生活為前提,把書本置為次要,民眾須先有新的特性,新的思想與生活方法”。(1927年4月10日《申報》)

18日 當日,克伯屈夫婦在中華教育改進社歡迎代表查良釗、淩冰等人陪同下由滬抵津,演講參觀。(1927年5月4日《申報》)

23日 下午4點10分乘快車赴京。晚7時半,由查良釗陪同抵京(淩冰因病未能同行)。下車後,由中華教育改進社招待科主任陳科美、陶知行等引導至東四華語學校(因克不喜住旅館)。(1927年5月4日《申報》)

24日 上午8時,中華教育改進社即派汽車迎克氏夫婦至天壇遊覽。下午參觀故宮博物院。

下午4時,出席中華教育改進社歡迎宴會。“席間克伯屈聲明應摒棄宴會,故北京教育界隻擬招待一次”。 (1927年5月4日《申報》)

25日 上午9時半,克伯屈在中華教育改進社招待代表陳科美、熊芷等人陪同下到教育部街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小學部參觀。11時參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1時半參觀師大附小,下午遊覽北海及南海,5時返回華語學校。(1927年5月6日《申報》)

26日 11時,偕夫人到郎家胡同第一中學參觀,該校校長楊蔭慶引導陪同。克伯屈認為辦理優良。12時到大禮堂,對300餘師生員工作簡短演說。旋赴食堂會餐,該學校請陳寶泉、陳科美、張耀翔、任鴻雋、陳衡恬等人作陪。

午後由陳科美陪同遊覽雍和宮,5時返回華語學校。(1927年5月6日《申報》)

27日 上午10時,中華教育改進社招待代表陳科美等人引導克伯屈赴東城安定門內三條長老會崇實學校參觀,12時對該校學生作簡短演說。12時一刻出校,乘汽車赴頤和園遊覽。(1927年5月6日《申報》)

28日 上午參觀學校。(1927年5月6日《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