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裹屍布1986年,在科學工作者與宗教界人士長達10年的接觸和協商後,終於達成協議,科學家被允許用改進了的碳-14年代測量法對“裹屍布”進行分析。取樣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並由國際上3個著名的碳-14實驗室分別進行測定。每個實驗室都得到4個樣品,其中隻有1個樣品是從“裹屍布”上剪裁下來的,其餘3個樣品為不同時代的對照樣品,分別裝在編好號碼的金屬盒中,但隻有都靈大教堂的大主教和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的考古權威才知道這4個樣品中哪一個是真正的從裹屍布上剪裁下來的。
被火燒焦的部分裹屍布結果,3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得出了相當一致的結論:這塊“裹屍布”與耶穌毫無關係。因為它的年代在公元1260~1380年的可能性為95%,不早於公元1200年的可能性為100%,也就是說,這塊“裹屍布”出現於耶穌遇難的千年之後。
關於這個謎,1532年的那場火災卻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因為被火完全燒焦的纖維會改變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同時在非常靠近燒焦的地方也會產生顏色的變化。但是科學家們發現在裹屍布圖像上被火燒焦的部位根本沒有發生這種變化。另外,用於滅火而潑在裹屍布上的水,會引起色彩溶散開來,但是這些也都沒有發生,科學家們通過各種不同的儀器對圖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結果發現,它的每一筆畫都與16世紀那場火災中所造成的焦痕非常相似。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們推翻了以往的各種肯定裹屍布真實性的論點和根據,一致認為,這幅圖像不是由於屍體形成的,是別人巧妙地用輕微的焦痕構成的。由此斷定,它根本不是傳說中耶穌的裹屍布。
這個結論雖然給長達幾個世紀裹屍布的真偽之爭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顯然不是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家們仍然用不同的證據和方法為他們所堅持的信念辯護。
直到今天,關於裹屍布的爭論依然在繼續。孰是孰非,誰也不能簡單地給出一個答案。似乎任何一方都沒有絕對的證據說服對手。但毋庸置疑的是,耶穌的裹屍布依然是備受其信徒們頂禮膜拜的聖物,而一旦它被證明是贗品,也沒有人否認這個中世紀天才的完美騙局。究竟是誰會有這樣的技巧和才智,花費如此的周折,和宗教、信徒,甚至與幾千年來的科學家開了一個這樣的玩笑。他的目的又何在呢?裹屍布周圍籠罩的迷霧也許永遠都無法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