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莫臥兒入主印度(1 / 2)

印度地處熱帶,這裏的老百姓都穿寬鬆衣服。而印度的外交官們卻穿著騎士式的服裝:緊身的黑色上衣,褲子小小的,腿上還綁著白布;胸前沒有一個口袋,當中縫著一排密密麻麻的鈕扣;腰部也裹得緊緊的。其實,印度外交官們所穿的並不是印度本土服裝。其緣由,要上溯到莫臥兒王朝,那個王朝裏當官的都穿這種衣服。

莫臥兒王朝的創始人不是印度人,而是印度西北麵中亞細亞的突厥人,這種服飾就是從那兒傳來的。1505年,一支4000人的突厥騎兵部隊翻過崇山峻嶺,侵入印度河地區。他們席卷了百姓的牲口和糧食,又策馬旋風般按原路運回。這支騎兵的首領叫巴布爾。他出生於塔什幹,自稱是帖木爾的六世孫,他的母親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後代。後來傳來傳去就走了音,人們就稱他們為莫臥兒人。

巴布爾從小練武,個性剛強,11歲就當了王公。他有個嗜好,就是喜歡寫作,什麼瑣碎的事都記。後來,有人在他死去的時候,給他編了一本厚厚的書《巴布爾回憶錄》。從這本書中得知,他曾多次入侵過印度。

1525年前後,印度國內很亂。在首都德裏的暴君伊伯拉欣·羅地把幾個貼身的官員全給砍了,還叫嚷著要殺旁遮普的總督。那總督聽到這個消息,嚇得魂都沒了,忙向境外的巴布爾求救。

巴布爾手捧求救信,不由得哈哈大笑,當即起兵,帶著十八歲的兒子胡馬雍乘勢向印度撲來。他長驅直入地殺進旁遮普,首先把請他入境的總督給抓了起來,隨即掉轉馬頭來殺印度暴君伊伯拉欣。兩軍在德裏附近的帕尼帕特展開正麵交鋒。

伊伯拉欣突遇勁敵,來不及部署兵力,便失去了帕尼帕特,退回德裏城。巴布爾將25000精兵分成三路前來攻城。他親自統率有弓箭手和毛瑟槍的右翼,中路安排了700輛載著臼炮的戰車,左路有胡馬雍的騎兵。三軍齊發,聲勢浩大。可是,伊伯拉欣這會兒似乎清醒了許多,他仗著城防堅固,拒不出戰。巴布爾在城外轉了八天也拿他沒辦法。

巴布爾急了,不斷叫騎兵前去罵陣。他們在馬上罵累了,就跳下馬來在地上罵。站著罵累了,就坐在地上罵。伊伯拉欣經不住巴布爾的激將法,大開城門,放出1000頭大象和10萬人馬前來迎戰。巴布爾避其鋒芒,率右翼兵馬退入占領的帕尼帕特城,關上大門。

伊伯拉欣逼近城門,卻被城門上的弓箭手射了回來,白白損失上千兵馬。他靈機一動,掉頭來殺胡馬雍的左翼騎兵。不料,巴布爾部署的中部700輛戰車橫衝過來,巴布爾又親自衝出帕尼帕特城抄他的後路,把他的人馬包圍了。

突圍戰開始了。伊伯拉欣指揮著大象隊打頭陣,瘋狂地朝著巴布爾的軍隊踩踏。巴布爾的騎兵隊中頓時一片大亂。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火藥劈劈啪啪地在大象群中炸響了。大象軍當即亂了套,扭麻花似地向後退卻,反倒踩死了不少自己的兵馬。原來,巴布爾的軍隊是由突厥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組成的雜牌軍,能騎善射,又備有火器和臼炮,毛瑟槍也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