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至九世紀時,在東歐平原上的東斯拉夫部落中,階級分化日益擴大了,各部落之間相互攻伐,戰爭不斷。人們在客觀上都要求建立國家組織,以維持社會秩序。
公元862年,波羅的海北邊的諾曼人部落首領留裏克兄弟三人來到諾夫哥羅德,建立了諾夫哥羅德公國。從此,開始了俄國曆史上的留裏克王國。留裏克去世後,他的弟弟奧列格揮師南下,攻占基輔,建立了基輔羅斯公園。這時,斯拉夫人自稱“羅斯人”,公國因此而得名。
後來,羅斯內戰給外族人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機。1237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大軍入侵,攻克基輔。
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在遠征俄羅斯及斯拉夫諸國後,於伏爾加河下遊的薩萊建立了金帳汗國(意為“黃金部落”,我國史書上稱為“欽察汗國”)。這個新汗國的疆土包括額爾齊斯河以西,多瑙河以東,克裏米亞半島及北高加索地區以北的廣大地區。俄羅斯各公國都淪為金帳汗國的藩屬,長期向大汗納貢。金帳汗對俄羅斯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對各公國分別頒布“冊封詔令”。另外,還在各國王公之中挑選一代理人,任其為“全俄羅斯大公”,淩駕於其他王公之上,並由他代表蒙古人向12個俄羅斯公國征收貢賦。
14世紀上半葉,統治莫斯科公國的大公是伊凡·卡利塔,是一位很有智謀和遠見的大公。他表麵上裝得非常謙恭溫順,千方百計地取悅金帳汗,以此取得“全俄羅斯大公”的稱號,而暗地裏不斷擴大自己公國的領土和勢力,積蓄力量要推翻異族奴役。
到1359年,底米特裏·伊凡諾維奇擔任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公國的實力更為強大了。底米特裏繼位時年僅10歲,但他誌向很高,從小隨軍出征,習慣了戎馬生涯,成年後,終於成為一名能征慣戰的大公。他大力加強莫斯科的城防。用石頭城牆代替原來不堅固的木質城牆。他還嚴格訓練軍隊,時刻準備擺脫蒙古人的控製。
這時,金帳汗國內部的封建割據日益加劇,內訌不斷,就連大汗(國王)也不停地更換。底米特裏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於是組織他的軍隊,一舉擊敗並趕跑了駐在境內的蒙古兵,宣稱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實現公國獨立。1377年春,底米特裏又一舉擊敗了金帳汗的藩屬國保加爾汗國,迫使保加爾汗向莫斯科公國賠款。
對於莫斯科公國的獨立和反叛行為,金帳汗國的大汗馬麥汗十分震怒,他立即派遣軍隊向莫斯科興師問罪。結果,1378年,在沃查河的會戰中,蒙古軍陷入重圍,被底米特裏殺得大敗而回。
馬麥汗惱羞成怒,於1380年9月下令親征。他率領15萬大軍(號稱40萬)浩浩蕩蕩殺向莫斯科,同時,還與立陶宛大公結盟,企圖兩麵夾擊,一舉消滅莫斯科公國。
底米特裏麵對蒙古大兵壓境的嚴竣形勢沉著鎮定。他火速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趕到俄羅斯各公國請求援助,很快,他聯合各方力量有10餘萬人,集結在通往莫斯科的要道——科洛姆納和謝爾普霍夫城附近,準備在那裏阻擊敵人。
不可一世的馬麥汗雖然聽說俄羅斯人有了準備,但認為自己兵多將廣,俄國人肯定害怕,於是他派出使者去見底米特裏,提出隻要對方同意繳納巨額貢賦,蒙古兵就可以退回去。誰知底米特裏不買他的帳,嚴詞拒絕馬麥汗的要求,並親率大軍列陣頓河岸邊。
在頓河岸邊,將領們各抒己見。有人要求渡過河去,有人反對渡河。最後,底米特裏當機立斷,渡過河去,迫使蒙古兵在同立陶宛會師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