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非洲曆史上的“貞德”(2 / 2)

恩津加爽朗地說:“葡萄牙是一個國家,恩東果也是一個國家。你們不需要頭上有個主子一樣,我們也不希望有個騎在頭上的主子。至於納貢,葡萄牙人從我們這裏奪去的東西已無法統計了,如果說要納貢的話,而今該你們向我們納貢了。要相安無事,隻有你們從我國退出,我們是不會去侵犯你們的!”

總督被恩津加的一番話驚得瞠目結舌。六年之後,即1624年,姆班狄病死,大臣們擁戴恩津加為恩東果王國的國王。

恩津加當上國王的第一天,就向人民發出號召。她說:“全國的百姓,我們的恩東果是全國人民的恩東果,不是葡萄牙人的領地。葡萄牙人在將近二百年中,對我國進行襲擊、掠奪,殘害了我們許多平民,劫掠了我們無數財物。現在,我們要團結起來,做命運的主人,不當葡萄牙人的囚徒!”她的號召激發了廣大人民的民族情緒,反抗葡萄牙的鬥爭在各地興起。

恩津加親自訓練士兵。男兵有四千餘人,女兵有兩千餘人,外有民兵三千餘人。男兵中有象兵五百餘騎,馬兵八百餘騎,另有土炮兵一隊五百人,裝備土炮七十八門。

恩津加聯絡鄰近的雅加族人,共同抗擊葡萄牙人扶植的傀儡,把傀儡兵打得東躲西藏。恩津加還聯絡剛果國共同反葡,打得葡軍不敢遠出而龜縮在幾個城市中。1640年,恩津加又聯合荷蘭人,借助荷蘭的先進武器,一舉把葡萄牙人逐出了恩東果。

1649年,葡萄牙殖民者派出戰船二十餘艘,士兵五千餘人,在羅安達的港外耀武揚威。恩津加調集土炮兵在沿海的山頭架起五六十門土炮,一齊轟擊。但由於土炮射程有限,打不到葡萄牙的兵船,反而被葡萄牙的火炮轟死了不少炮手。

一天傍晚,葡萄牙殖民軍在對羅安達炮轟一個小時後,蜂擁登陸,攻打羅安達城。恩津加考慮到不能與敵人硬拚,便率兵向內地撤退,沿寬紮河逆流而上,直達卡布洛。葡軍司令派阿巴廷率兩千名殖民軍追擊恩津加的部隊。阿巴廷是個“惡魔”,他沿途燒殺,搶奪糧食、牲畜。

阿巴廷的殖民軍到了卡布洛的郊外,忽然被一陣土炮轟死轟傷三四十人。阿巴廷大怒,命令士兵架炮轟擊。但恩津加的土炮兵早已躲進山坳,未受損失。半夜,阿巴廷的軍營被土炮擊中了,頓時火光四起。阿巴廷連忙下令撤退,撤到寬紮河中一座小島上。這座小島,就是當年姆班狄避難的那個島。此時正值初冬,島上的蘆荻已大多枯黃。恩津加的士兵便泅水到島的四周,放起火來。火得風勢,小島變為一片火海。葡萄牙殖民軍被燒得焦頭爛額,死傷過半。

在這之後,恩津加親自指揮抗葡鬥爭近六年,終於在1654年迫使葡萄牙簽訂了和平協定。恩津加不愧為非洲曆史上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