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開放了外送生意,產品數量不多,也減少了門店的繁瑣,一個套餐有湯有菜,許多人也樂意接受,比起一旁的快餐要幹淨衛生許多,一時間也是名聲大振。每天的業績也是不少。
在餘超的產品標準沒有完全出台前,蘇毅們的供應還是小批量供應,不過這時候的蘇毅也開始了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凍品供應商也有許多,但是產品來源和品質蘇毅不敢保證,在多次前往郊外的農戶家尋找時,也是少批量的供應,滿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需求,蘇毅找了村主任,對於各家的養殖是否可以合作社的方式進行操作,現在門店要的家禽也就是豬肉、雞、鴨。蔬菜是水發生菜和菜心,這邊的氣候還是可以種殖這些科目的,和村主任一說,村主任也是有興趣,這年頭都是散戶散賣,找個這麼集中的較少,村主任把消息一散發,一些農戶由於勞動力都前往各地,沒有精力管理,蘇毅給村主任出了個主意,讓村主任承包所有土地,按土地的數量來分配股權,農民的收益按利潤分配,現在的農民年收益也就是一兩萬塊錢一年,大家聽說不用種田還有錢收都簽了合同,按蘇毅的要求,村裏建了屠宰場,同時也投資了一條速凍的生產線,包裝和打包用品都統一打印了米之鄉的標識。
這邊的生產線投產後,蘇毅也加快了門店的發展,李豔梅聽說蘇毅的事情也過來這邊上班了,連帶著韋雪兒和王喜,有了老夥伴的幫助,蘇毅的進程也加快了,現在的生產線和畜牧業基本可以維持現在的四家店的供應,蘇毅還從米夏兒挖了一個培訓督導過來,也是一直和蘇毅共事的夥伴周強,周強在手冊編寫上有著較強的理論和文字功底,手冊編寫工作交給他後,他也在日夜趕工。進度還是可喜的。
連開幾店後資金也出現了瓶頸,蘇毅也有些苦悶,把手上的股票全部拋出套了兩百多萬的現金,餘超也從姐姐那邊借了一百多萬,三百多萬的資金在一個工廠和四家門店麵前也略顯微溥,少芬也把自己的積蓄全部交給了蘇毅,一個月還有一百多萬的流水,店麵運營還是可喜的,隻是發展就成了問題。少芬勸蘇毅稍微冷靜一陣,蘇毅也回想了這一段時間的情況,確實太順風順水了一點,現在少芬的肚子也越來越大了,蘇毅這段時間都沒怎麼陪著她們,寶寶現在都不記得爸爸多久沒和他一起玩一起吃飯了。
蘇毅也該停下來看一看,一口氣吃不成胖子,蘇毅放慢了整體的發展腳步,在規劃上麵一個季度推出一家新店,同時也對餘超有了更大的要求,新品的更新,一個季度必須要上線一款。一年最少有十種產品進行預備,餘超的標準也在期間出現了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