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道上有她的位置
1960年時黃柳霜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被給予了一顆星,作為她對電影事業的貢獻,地點在1708VineStreet。其堂兄黃宗霑是著名電影攝影師,也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華人。
一切的功過是非,在她去世的前一年,她得到了這個遲來的肯定。在大洋彼岸,最終對她作出了公正的評價,她在一個無聲和有聲電影的紀年裏,和中國電影誕辰同歲,在國內女星紛紛以各種方式衝擊好萊塢,又在如今這個相對寬容的時代裏,她曾經的付出和忍辱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了。
二三十年代裏的女星,非資深者知道胡蝶阮玲玉和歐美巨星,資深並專業級別者,或許才會在厚厚的灰塵中翻出一張張剪著齊耳俏麗黑短發的華裔女子海報,如果不是頂著被宋美齡“著名”的封殺,很可能仍然不知道曾存在過這樣一位偉大而孤寂的女星。
黃柳霜和她的老鄉駱家輝有著不相上下的祖輩,命運則完全不同。
事到如今,對於她曾有的誤解、忍辱負重,撥亂反正意義並不大,她去世後葬在母親旁邊,墓碑上一字未刻。
在她回鄉探親時,國內媒體曾譏諷她:“她的墓誌銘上應該寫上:這是她一千次的死亡!”一名上海記者直截了當問她:“為什麼要演這麼多屈辱的東方女性?”她回答說:“那不是我的選擇,即使我不演,也會有其他演員去演。而我會失去僅有的那一點‘中國人演中國人’的機會!”
她講的是真心話,卻有多少人能接受事實?
堅強而有幽默感的她,她自能讀透個中嘲弄和淒涼。她有句自嘲的名言:中國男子嫌棄我做戲子,美國法律又禁止我嫁白人。
電影問世至今,已過百年,先驅們都成為了墓誌銘。
黃柳霜的生平事跡中,圍繞著電影與歧視,她的感情深埋著,和她或近或遠的9人中,除了初戀,還有差點娶了嘉寶的JohnGilbert,他們曾合作過電影,也許隻限於好友。Eric是最顯著的“緋聞男友”,他為她寫下流傳至今的歌曲。兩位是女性,是和她合作《ShanghaiExpress》(上海快車)的LeniRiefenstahl和MarleneDietrich,她與德國豔後Dietrich有過一陣似是而非的傳聞,照片上三個華麗服飾的女子站在鏡頭前爭奇鬥豔,她的笑容是如此婉約和大方。她還受到後來西方一些同性戀團體的推崇。
1950年始,她已很少拍片,偶爾參與一些電視節目製作。
黃用一生走了一條至今無人敢走的道路,民國老照片中大多是黃昏般的茶色相片,女明星們卷著大朵大朵的波浪發型,嬌小、細瘦、衣著保守,永遠的童花頭和布袋。她的特立獨行所引發的多米諾浪潮,直將她的後輩們甩開半個多世紀。
她大部分獨自居住或與最小的弟弟住在遠離華人區的公寓裏。銀幕下的她酗酒成性,終生未嫁。對婚姻,黃柳霜模棱兩可,一方麵她不甘心為了家庭責任放棄演員事業,不通婚是要害,另一方麵她站在摩登時代的最前沿,經曆了一次次新文化浪潮,受到自主獨立生活的事業女性觀影響,她選了一條遠離世俗的道路。
前驅們綻放的獨特魅力和魄力,後來者永難取代。
晚年的嘉寶對自己總結道:
“我荒廢了一生,現在要改變自己已經晚了。我散步的目的是逃避現實。
“當獨自一人時,我常想到自己過去的一切,有好多值得深思的問題。總之,我對這輩子是不滿意的。”
她和嘉寶殊途同歸,她爭取了她的整個人生,從未有妥協。
黃柳霜後因長期酗酒而導致嚴重肝硬化,這是國外網站上一段比較具體的描述:OnFebruary3,1961,herbrotherRichardsummonedthedoctortotheirhome.Thedoctorarrivedat3PMandpronouncedAnnadeadfromamassiveheartattack.(1961年2月3日,她弟弟理查德找來醫生去她家。醫生下午3點趕到時,她已因心髒病在家中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