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1.取生薑3片、紅糖適量。以開水衝泡,每日1~2次,溫服。適用於風寒感冒、發熱、頭痛、咳嗽或惡心、嘔吐等。
2.取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頻服。對預防性感冒、流行性腦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
3.取生薑3片、紅糖適量。以開水衝泡,每日1~2次,隨時溫服。適用於風寒感冒、發熱、頭痛、咳嗽或惡心、嘔吐、腹脹、胃痛等症。
4.取生薑、蘇葉各3克。放入杯內以開水衝泡10分鍾,代茶飲用,分早晚2次溫服。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等感冒症。
二、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一種急性上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以頭痛、鼻塞、流涕、惡寒、發熱為主要表現。
1.風熱感冒。身熱較重,微惡風寒,汗出不暢,頭痛,咳嗽,痰粘或黃,咽喉幹痛,鼻塞、流黃濁涕,口渴欲飲。
驗方: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荊芥9克、桔梗6克、板藍根15克、炒杏仁10克、薄荷6克(後下)、生甘草6克,水煎服,1日2次分服,連服2~3劑。
2.風寒感冒。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咽癢、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驗方:荊芥10克、白芷10克、炒杏仁10克、柴胡15克,黃芩10克、甘草6克,生薑10克、大棗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3.暑濕感冒。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短黃。
驗方:藿香10克、佩蘭10克,香薷10克,厚樸10克,薑半夏10克,黃連9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取貫眾、板藍根各30克,甘草15克。以上3味中藥用開水衝泡後,代茶飲用。有較強的抗流感病毒的療效,且清熱解毒功效良好。
三、腹瀉
1.好蘋果一個,中等個大小,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六塊,放碗裏上鍋蒸熟,趁熱食用,早晚各食一個,兩三天即能治愈。
2.把等量的紅糖、白糖混合拌勻,放在碟子裏,用白水煮三個雞蛋,不能用涼水冰,要趁熱剝皮蘸糖吃,蘸的越多越好。三個雞蛋全吃完,一小時就能止瀉,治著涼泄肚很靈。
3.取無花果葉3-5片,放入盆內加清水約半盆,置火上燒沸10分鍾即成。治療時將盆端下,先利用熱氣熏蒸兩腳心,待藥溫及盆溫適宜時浸泡雙足。該方主治單純性腹瀉因受寒所致者,對小兒腹瀉療效尤佳。一般每天1次,每次浸洗15分鍾。
4.玉米棒500克,新石榴皮(老皮用量加倍)120克,用砂鍋焙黃,研末,過籮,裝入瓶內備用。每次服9克,日服3次。對消化不良所致腹瀉療效顯著。
5.用多年生長的棗樹皮100-150克,洗淨,加適量清水煎30分鍾,得到約200毫升湯液,一次服下。連服兩三次就痊愈。
6.大黃40克,在大黃上噴灑酒精(高度白酒也可),點燃,在即將成炭時用飯碗快速扣住。冷卻後,研末備用。日服大黃炭末2次,每次5克。服藥後頭一天大便次數減少,第二天即可收斂止瀉。
7.將馬齒莧洗幹淨,用開水焯一下,放於碗中研磨成糜狀,然後用消毒過的紗布,絞出汁於碗中。一般情況放白糖。如果拉出的排泄物中帶血,則放紅糖。一天服三次。
8.用大棗10枚、木香9克,先煮沸大棗後再加入木香煮片刻,適用於脾虛氣滯者。
9.用石榴皮15-30克、紅糖30克煎湯,每日2次,1周為一療程,適用於脾虛久瀉者。
10.用烏梅12克煎湯代茶,適用於口幹傷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