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尋找出路”即對外擴張的野心,其魔爪最先伸向了富有的猶太人。於是,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宣揚德意誌民族是優秀民族,而猶太民族是劣等民族。納粹黨還利用德國民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將其心中的複仇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再加上希特勒是個極端種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他視猶太人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和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
所以,他一上台便展開瘋狂的反猶滅猶行動。
希特勒上台後,瘋狂迫害德國猶太人。從1933年4月對猶太商店的官方聯合抵製,到禁止異族通婚,沒收猶太人所有貴重物品,強迫猶太人戴一個黃色小星作為標記,破壞猶太教堂,把猶太人趕進“猶太人隔離區”所有這一切表明對猶太人的迫害愈演愈烈。
德國侵占北歐和西歐諸國後,當地大批猶太人開始逃亡,但大多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在遭到勒索和搶劫後,被押往東歐各地的集中營。1940年6月,納粹在波蘭克拉科夫以西的偏僻小鎮奧斯維辛建立了集中營,該營規模逐漸擴大,共擁有33個小集中營。以後集中營數量越來越多,達到30多座,另有1000多個拘留站和滅絕站。隨著反猶政策的升級,1941年夏天起,占領區內很多集中營被改造成“滅”絕營”設置了毒氣室和焚屍爐。希特勒說:行動必須幹一個裝滿屍體的卡車,這是從集中營“逃”出來的唯一機會。 淨利索,當拔一顆牙時,你隻需猛的用一下力,痛苦很快就會消失。
猶太人必須被趕出歐洲,否則歐洲人之間不能相互理解……但是如果他們拒絕自願走,除了滅絕,我找不到其他解決辦法。
1942年1月20日,納粹在萬湖策劃了滅絕行動,規定由西向東徹底清理歐洲的猶太人,將全部猶太人送往東方占領區,組成勞動大隊從事繁重勞動,直到他們耗盡體力,夠得上“最後解決”的條件為止。不適宜勞動的人和婦女兒童則直接被送進毒氣室。在具體實施“最後解決”計劃的過程中,波蘭、匈牙利、希臘和南斯拉夫等國的猶太人大部分在毒氣室遇害,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蘭和比利時的猶太人半數遭殺害,丹麥和保加利亞的猶太人在當地民眾的保護下大部分幸存下來。據統計,在實施“最後解決”計劃中,被害的猶太人達600多萬,僅奧斯維辛一地就有350萬人被殺。反猶“水晶之夜”1938年11月7日,被德國政府驅逐到波蘭的猶太青年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Grynszpan)槍殺德國駐巴黎大使館秘書。
11月9日晚,得知消息的希特勒決定“放手讓希特勒青年團行動”在納粹的慫恿和操縱下,德國各地的希特勒青年團、蓋世太保和黨衛軍化裝成平民走上街頭,對猶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進行瘋狂地打、砸、搶、燒。一夜之間,約267間猶太教堂、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遭到縱火或損毀。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發光,所以有人諷刺地稱之為“水晶之夜”the Night of Broken Glass)又名碎玻璃之夜。“水晶之夜”事件標誌著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開始,三天後,納粹德國製定出了剝奪猶太人尊嚴和權利的措施,將猶太人逼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