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傷心是痛苦的(1 / 2)

畢竟是冬天了,天氣說變就變,到了下午,老天突然沉下了臉,室外分外寒冷,風不停地吹著,好象也是凍極了,盡往人的衣服裏鑽,讓人時不時地打個寒顫。空氣卻分外清新,讓人倍覺愜意,隻是人們都沒有遊遊逛逛的雅興,因為冰涼的風凍紅了他們的鼻子,他們的手有點兒僵,象是不屬於自己的了,大多數人都戴上了口罩,手套,可仍然不太管用。口上罩著的似乎是一塊冰,手中似乎抓了塊冰,肚子裏似乎也在結冰。大部分人躲在家裏不敢出門,風呼呼地吹著窗簾,門簾,沙沙沙的聲音中時不時還會夾雜進嗚嚓嗚嚓的聲音,象撕破紙似的,聽著就嚇人。有事非出門不可的,也是匆匆如飛,似乎停下一會兒就要凍僵在那裏。老天是一塊無邊的灰布,人們也象一串串酸溜溜的葡萄,綠中夾青,象要滴在地上滾動。

遊山玩水的願望本身就是一個錯過了季節的夢,被天氣的突變輕而易舉地化為泡沫,暢遊公園的打算付諸東流,然而,坐在暖氣片旁再回憶過去的摸爬滾打,也令人觸景生情,幾度歡樂,多少嬉笑,如在咫尺,令人神往。

“記得嗎,上高一的時候,我們過得真愉快。”孫立俊說:“我們幾乎無所不談,那時候,你說過,你的理想是什麼呢?做一個口若懸河,滿腹經綸的解說員,導遊小姐,現在還在為這個夢努力嗎?”

“立俊,那時侯畢竟單純一些,把社會想得那麼簡單。可是,現實讓人不得不成熟,理想雖然妙不可言,然而,人逐漸會變得實在。我有今天,已經感覺是老天偏愛了,過去雖然回憶起來幸福,可人的想法有時總會碰壁,要跌倒了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走路姿勢,對了,你看,現在我的開出租車前景怎樣?”

“可能不錯。”

“油價總在上漲,確實令人擔心。”

“能源在一步步地減少,人類的需求量卻不斷地加大。社會雖然在進步,可人類還算不得聰明,為了眼前利益,人類還在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環境汙染,生態失衡,可憐的地球已經被弄得體無完膚。”

“立俊,別那麼悲觀嘛,我們總該承認,我們現在住的樓房,用的暖氣,我們的爺爺奶奶他們是一輩子也沒見過的。盼望著,有一天過上好日子,把我們的父母也接過來,看一看城市的豪華,一輩子過著窮苦生活,該吃點好的了,父母們真夠苦啦,……立俊,別上學了,我們一起努力掙錢吧!”肖玲一把拉住了孫立俊,“我們會生活得好起來的,我,我喜歡你……的為人,我相信我們一起奮鬥,會富起來的,你說呢?”肖玲的頭慢慢地向孫立俊的肩膀上壓過來。

“你在說什麼呀?”孫立俊一下摔開了肖玲的手,可能是感覺不太禮貌了,他勉強笑了一下,“我還沒想這些呢!”

“可我們現在不能不想這些了。”肖玲的臉上紅紅的。

為了打破剛才的尷尬,他們倆避開了剛才的話題,又談學校裏的那段快樂的時光……

畢竟是離開學校多年了,肖玲的談話雖然充滿了激情,對過去她充滿留戀,對現實有著全麵的思考,對將來充滿了信心。然而,在孫立俊的感覺裏,她的話語裏總免不了出現柴米油鹽,她談得多的,還是金錢,地位,權力,職業這些似乎缺乏詩情畫意的,很實在不留想象空間的東西,沒有了馬克思哲學那麼深奧的道理,沒有象解X+Y=Z時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種曲徑通幽的感覺,一句話,實在,實在得讓人感到世俗。

孫立俊喜歡侃宇宙說進化論,談辯證法,論名人析哲理,他也會說到錢,但那是部析經濟與政治的關係,分析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他有時也侃到地位,權力,職業,但那是論及名人的道德素質,談起人生的偉大意義,運用哲學的思想,拿著曆史的眼光去透視人生的時候,他可能也會說得忘情,說得唾沫飛濺,但讓肖玲聽來總會有種空洞無物,事不關己,遠不可及,滑稽無聊之感,似乎全是些不著邊際的廢話。也是一句話,深奧,深奧得令人感到空曠。

也許肖玲覺得孫立俊是一個忘我的傻瓜,自我已在他心中消失。他談到了許多國家大事,闡述了許多客觀真理,可他難於在現實中找一塊立足之地。而孫立俊呢,他也許覺得肖玲隻會斤斤計較,隻會計劃自己的一切,我行我素,思維已係上了現實的韁繩,開始僵化了。她知道如何去獨善自身,如何去在大千世界中生存,但她無法看到社會的變化,人生的長河中她也許隻能走一步看一步,沒有宏觀透視人生的能力,沒有奇妙獨到的幻想,自己一直被自己拖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