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由於中國曆史悠久而且相對連續完整,故而她的文化比其他國家更為豐富多彩。我們大致可以沿著兩條線索來認識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一條是曆史文獻記載的線索,另一條是物質文化遺存的線索。無疑,文獻記載和實物遺存兩條線索對於認識真實的曆史與文化有著互補意義。尤其是當文獻記載的曆史與實物遺存所反映的曆史迭接在一起時,我們就有可能進入真實的曆史與文化長河之中。

當前,高校有關中國傳統曆史與文化的課程,偏重於文獻記載的曆史與文化方麵,這無疑是必要的。但是,傳統文化的介紹,如果缺少對實物遺存的介紹,顯然是不全麵的。中國物質文明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憾。它既關注曆史文獻的記載,更注重對實物遺存的解讀。通過對中國物質文明史的研讀,有助於我們更加形象、全麵地認識古代社會。

雖然中國物質文明史早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至今尚未出現一本係統的有關中國物質文明史教材。這部教材是配合中國物質文明史通識課程而編寫的。全書以中國曆史與文化的發展為線索,擷取北京直立人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安陽殷墟、先秦錢幣、秦始皇陵、馬王堆漢墓、四大石窟寺、宋代官窯、明清故宮等著名的文化遺產,以點帶麵,就中國的遠古人類、史前文化、古代玉器、古代青銅器、古代錢幣、古代墓葬、古代紡織與服飾、古代佛教藝術、古代陶瓷、古代建築等獨特的物質文化展開較係統的介紹和探討,內容涉及人類學、考古學、曆史學、宗教學、藝術學、農學、錢幣學、礦物學、冶金技術、紡織技術、陶瓷工藝、建築工程等眾多學科領域。每章之後附有建議閱讀論著目錄,以便學習者延伸閱讀相關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