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第407章 大結局(2 / 3)

公孫蘭撲進他懷中,哇哇大哭起來,哭的像個孩子。

好似要把她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眼淚,一次全都哭出來,哭個痛快。

直到虞淼有些皺吧的前襟全都被哭濕了,她才堪堪收住,“真的是你,你沒死!真沒死!你嚇死我了!我以為……我以為以後的路,都要一個人走了,再沒有人握著我的手,跟我說,蘭兒不怕,萬事有我!你這個混蛋!你為什麼要嚇唬我!你別以為這樣我就會原諒你!我不會!”

“噓——”虞淼抬手捂住她的嘴,將她發泄的怨憤給擋回口中,“別吵,沈娘子為了救我,大耗精力,最後幾乎是半睡半暈了過去,這會兒正在暖閣裏休息,你別再吵了人家。”

公孫蘭連連點頭,再不敢吵鬧。悄悄的溜到暖閣外頭,去看了看在裏頭休息的沈昕娘。

昨日還朝氣蓬勃神采奕奕的昕娘,此時看起來卻是蒼白虛弱,她呼吸很淺,很輕,幾乎聽不到。她眼眸緊閉,睫羽隨著呼吸,有輕微的顫抖。

公孫蘭又躡手躡腳的退遠,低聲問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大礙的虞淼道:“昕娘她,不會有事吧?她看起來,可是不太好……”

虞淼蹙了蹙濃重的眉,低頭道:“紫陽真人說,沈娘子為了救我,費了精血,不是一朝一夕能補養回來的。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兩年,方能恢複精氣。沈娘子此次從京城而來,這一路奔波辛苦,倘若還要趕路回去,豈不是更要在路上大傷元氣?”

“那就不讓她回去嘛!”公孫蘭瞪眼說道,“人家救得可是你的命!不止你的命,還有你兒子,你孫子,你虞家世世代代男子的命!人家是你虞家的恩人你知道不知道?”

虞淼連連點頭,“我知道,我知道,紫陽真人已經同我說了,我都知道。讓她留下這種話,我不便說,還是得夫人去說。”

公孫蘭拍著自己的胸口道:“這有什麼難,我去說!”

“聽聞紫陽真人說,王爺和王妃的孩子們也都在趕來的路上,因為你信裏寫的急,所以王妃和紫陽真人一路不眠不休的提前趕來。王爺他們可能還得十天半月才能趕到。”虞淼緩緩說道。

“這不就結了!都帶著孩子來了,那更不用著急走了!且在這裏住著吧!如今的西北可不像當年那麼困窘!西北的日子好著呢!他們想來也有近十年沒有見過金玉公主了吧?金玉公主的孩子可漂亮了,既有突厥人的優點,又有大梁人的細膩,好看的緊,他們在這裏住下,還能有機會去見見金玉公主和她的孩子!”公孫蘭一時想到這些,立即就興奮起來,“快快,你派人前去迎一迎王爺他們。我也要見見昕娘的另外三個孩子,更要問問小世子如今還記不記得我,他小時候,我可是還抱過他呢!”

虞淼連連點頭,臉上掛著滿足的笑意,“正好,我也同齊王切磋切磋,聽聞齊王打獵的技術很是過人!”

昨日還是生離死別,今日就重見希望,重新開始規劃展望未來的生活。

都說人生無常,還真是無常。

王爺一行趕到以後,沈昕娘已經恢複了精神,看不出蒼白虛弱的樣子,隻是她她手上又多了一個十分明顯的陰陽太極圖,像是筆墨畫上去的一般。

“不是早就消失不見了麼?怎麼又出現了?”方琰握著她的手問道。

沈昕娘搖了搖頭,“可能是個‘到此一遊’的印記吧,和以前已經不同了。”

以前念動心訣,能出現陰陽泉眼,可如今,這印記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印記,不能召喚出陰陽泉眼,也沒有靈力存在。

不過看到幸福美滿的公孫蘭一家,看到受西北民眾萬分敬仰愛戴的虞都護,仍舊能夠為西北的建設勞心勞力,她覺得便是失去這陰陽泉眼,也太值了。

方離喜歡西北的草場,可以撒開了騎馬。他的馬技比大人都好,不知是不是因為他能夠直接同馬兒溝通的緣故。

他若出去跑上一趟,定能帶回眾多的動物來。

隻是他帶回來的動物皆是旁人不能動的,莫說殺來吃了,就是關在籠子裏他都不許。

有一日,叫方離瞧見公孫蘭的大兒子,虞景然在籠子裏養了一隻蛇雕,趁著虞大郎君不在,他把籠子給掰了,將那蛇雕給放了出來。

為此虞家大郎君好是哭了一場,還跑到爹爹哪裏告狀,結果被虞淼給揍了一頓。

方琰知道這件事後,將方離叫過來一問,方離主動就承認了這件事,還說那蛇雕太可憐了,它是野性的東西,不肯受人喂食,再不放它離開,它會生生餓死。方離知道因為自己,倒叫虞大郎君挨了打,他倒也有些過意不去。

過了兩日方離便主動找到虞家大郎君,告訴虞家大郎君,他能教他馴鷹,保證讓鷹聽話,能給他送信還能同他一起狩獵。虞家大郎君一聽這話,才不再記恨方離,還屁顛兒屁顛兒的跟在他後頭,整日“哥哥,哥哥”的叫著。

方離也是言出必行的人,這點倒是隨了他的父親。當真給虞家大郎君弄了一直小鷹來。手把手的教虞家大郎君如何熬鷹,如何同鷹培養感情,如何叫鷹聽懂他的指令。

當那小鷹能聽話的落在虞家大郎君的肩頭,不用籠子繩子,也不會飛走的時候,虞家大郎君對方離的崇拜才真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了。

方琰知道,沈昕娘的所謂“向聖上請兩個月的假”,不過是托詞,她離開京城就沒打算再回去。

且聽聞為了救虞淼,她耗費了精血,不能奔波趕路,便也就安心的在西北住了下來。有方離這般“萬事通”在身邊,便是隔著千裏之地,京城的消息,他也能盡數獲悉。

他知道自己離開之後,聖上略歎息一番,並未多言,便準了假,更是大刀闊斧的施行他以前不甚讚同的政令。

兩月之期早已過了,聖上卻從未提及詔他回京之事。方琰終於笑著承認,他留在京城,也許早就成了聖上的阻礙,正如昕兒所說,他若能早早抽身,這份叔侄情誼還能在。倘若他一直執迷不悟,硬要“照顧”在他眼中長不大的小皇帝,隻怕親如父子的叔侄,也要反目成仇了。

對聖上放心之後,他也就徹底的放下了京城乃至朝堂的事情,再不叫方離留意京中消息。

每日不是養花養魚,就是出門打獵,有時還會跟著方離學學馴養各種動物。方離養動物,不管養什麼,總會比旁人的更大更健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