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地麵又滾又燙,縣城裏唯一的一條柏油馬路都被曬化了,一不小心一腳踏上去,鞋子便粘上了。街上人特別稀少,子梁轉了幾條大街小巷,也沒有找到兒童福利院,他不得不走到一小店裏買了塊冰糕,然後順便問了下店主:“老板,聽說這附近有個兒童福利院,是在哪裏呢?”。
“哦,兒童福利院?原來是有個孤兒院,但好像搬到河對麵的山上去了。”老板略思索了一下,對子梁說,並起身走到門外,向河對麵的山上指了指。
來到河邊,一艘渡船正好駛來岸邊,他便隨趕集的人群擠上了渡船,渡船並不大,擁擠著過渡的人群,“噠噠”的馬達聲特別響亮。但也沒有壓過吵吵嚷嚷的喧鬧聲,子梁走上船頭,一陣清風吹來,感覺涼爽了許多,突然船裏傳來爭吵聲,有兩人因為搶座位發生了口角。吵著吵著其中一人動起手來,另一人也毫不示弱,本來擁擠的人群害怕傷到自己,紛紛向邊沿移動。船身也跟著人流的移動搖晃起來。
“啊。。。。救命啊!”突然,一位女人尖利的叫聲讓大家一下安靜下來。
“有小孩掉進河裏了!”於是帶了孩子的大人又是一陣慌亂,大聲尖叫著、搜尋著自己的孩子。一個穿著花格裙子的女人一下撲到船的欄杆上,大聲哭喊起來:“君君,君君。。。”,然後又倏地轉身跪在船板上,聲嘶力竭地叫喊:“我的孩子,快救救我的孩子,求求大家,快救救我的孩子。。。。。。”,隻聽“撲通”一聲,有一中年男人跳進了河裏,但水流湍急,他一下就被衝了出去,這時,另一人也“撲通”一聲跳了下去。隻見他拚盡全力遊向孩子,一下埋進水裏,把已經下沉的孩子抓出了水麵,這時候,船上有人甩過去了救生圈,可一到水裏,救生圈就順水而流走了,抓住孩子的正是子梁,他剛把孩子抓住,那孩子一下就用雙手緊緊抱住了他,使勁地掙紮起來,他努力想讓孩子鬆手,可孩子就是死死抱住不放,他慢慢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沉重,有點力不從心,他忙轉身向另一人看去,那人也發現他的危機情況,忙奮力遊了過來,一下托住兩人,他一邊把孩子的頭托起,一邊叫孩子把手鬆開,孩子才驚魂未定地鬆開一隻手,兩人這才一起托住孩子遊到船邊,在船家和眾人的幫扶下,三人一起上了船。
女人撲過去就把孩子抱在懷裏,大聲哭喊起來:“君君,君君,你怎麼那麼不小心,掉下去了啊!”。
原來是孩子趴在船舷欄杆上用彈弓打小鳥,欄杆較低,雙手又沒有把處,船忽然搖晃起來,由於慣性,孩子一下就栽到了水裏。過了好一會,女人才止住傷心的眼淚。這才想起救孩子的人,忙轉身去致謝,那中年男人本是船上的船員,此刻已經回船上一間小房間裏換衣服去了,大家都圍在一身濕漉漉的子梁身邊。換好衣服的船員出來招呼大家坐回自己的位置,沒座位的乘客全部站在船板中央,盡量保持船身平穩。
“今天真是謝謝你救了我家兒子,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拿著。”那獲救小孩的母親走到子梁身邊,遞了一張100元人民幣給他說。
“阿姨,這有什麼啊,大夏天正好下去洗了個澡,別放在心上”子梁已經完全恢複了體力,他從船板上站了起來,一把推開了那女人遞過來的紙幣,獨自走到船的一角曬起了太陽。船上的人裏突然爆發出一陣掌聲,剛才爭搶座位的兩人也默默地低著頭站在船的中央。
不一會兒,船就靠到了對岸,人群沿著搭好的木板依次下船,沒有了上船時的擁擠和爭搶。都變得安靜而有秩序。
“同學,你是哪個學校的?”子梁下船後,人群四散開去,他看見一條小路正猶豫著是否上山,突然,聽見身後有人走近,叫住了他。他轉頭一看,正是剛才那個獲救孩子的母親。
“我看你像個學生,你救了我孩子,給你錢你也不要,我想給你們學校寫封感謝信,你是哪個學校的?”女人見他轉過頭,急忙說。
“阿姨,真的別放心上,我沒讀書了。”子梁嗬嗬一笑,看了看小孩回答。
“哦,看你也就十五、六歲,怎麼不讀書了啊,可惜了,那。。。。。,你叫什麼名字?以後到縣城裏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我叫鄧佳慧,你要找我直接問“紅房子”,就可以找到我了,那。。。。我就先帶孩子回他外婆家了”。
“嗯,阿姨,我想問一下,這山上的福利院是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