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製度的變遷(2 / 2)

別人都這樣崇拜他,你為什麼不崇拜?既然人都有從眾心理,所以大多數人都不能免俗,等有了這種心理後,人們再去聽他的課,就會不自主的選擇去相信。

熱烈的歡呼聲消失之後,講師已經登上了講台,從我的方向看去,講師的身材還算高大,站在講台上,比現場所有的人員都要高上一截。

“麵貌堂堂,自帶著一股成功商業人士的氣息,見慣了大場麵,氣場早已經養成。”我一邊看著,一邊琢磨想著。

短暫的沉默之後,培訓課正式進入了主題,字正腔圓的話語聲從講師嘴中說出來,自帶著一種信服感。

“大家不遠千裏,彙聚到這裏,一定都帶著各自企業存在的問題,想在這裏獲得答案,接下來的兩天,第一天我主要講企業如何分風險,第二天則一對一的回答你們帶來的問題,力求將困惑你們的問題解決掉。”

……

“我們一直在講“分”,分權,分利,分風險,這雖然是三分,但是最後一個分,才是核心重點!”

“為什麼我們現在這樣重視“分”呢?因為這是大勢所趨!無論從中國曆史,還是世界曆史來看,人類社會都經曆了類似的階段。

“首先是奴隸社會,奴隸是一種上好的勞動力資源,他們完全沒有人身自由,相當於牛馬牲畜,在這個時代,我們隻要擁有足夠多的奴隸,就能生產產品創造價值,進而購買更多的奴隸來從事生產,我們可以完全不顧及奴隸的死活,直至榨幹他們身上最後一分血汗。”

“在這種環境下,奴隸主相當於老板,奴隸相當於員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他們會辭職離開,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個權利。”

“然後是封建社會,封建社會稍稍有些進步,奴隸製變成了契約製,廣大肥沃的農田掌握在少數大地主手中,農民若是想種地吃糧食活命,就必須要租賃地主的田地進行耕種,事先必須簽下契約,這片田地上長出的糧食,絕大多數必須要上繳給地主,自己隻能留下一小部分。”

“這樣極度不平等的製度,在中國持續的時間最長,但好在這樣製度下,老百姓還有一條活路,並擁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再加上科舉製,讓普通百姓也有了出人頭地的盼頭,以至於維持了數千年之久。”

“在封建社會的環境下,地主相當於老板,農民相當於員工,我們不用擔心農民會辭職不幹,因為農民不種地,隻有活活餓死一條路可走。”

“接下來,便是資本主義社會,工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大量機械與化肥的運用,使得大量的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變成了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沒有任何資產,但必須得活命!怎麼活命呢?他們必須要受雇於大資本家,通過辛勤的勞動,來換得生存物資,在這時,契約製變成來了雇傭製。”

“不得不承認,無產階級工人比農民階級要先進一些,第一,工人普遍比農民受教育的程度要高,反抗意識也相應升高,第二,工人彙集在城市中,而農民分散在廣大農村,因此工人比農民更加容易團結,第三,大資本家比大地主具有更強的趨利性,對工人的剝削程度甚至要大於農民!農民白天種完地晚上還能休息,但是大工廠則可以沒日沒夜的工作。”

“正是這三點,工人們不堪壓迫,才造成了此起彼伏的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進而造成經濟危機,引發世界大戰,大資本家看到這種狀況,從心底害怕了,怕丟失自己的政權,於是才屈服下來,在優待工人的同時,將更多的福利發送給工人階級,從而極大的緩和了工人階級與資本階級的矛盾,可以這樣說,當今的國際社會,就是經過妥協的資本主義社會。”

“在這種大環境下,資本家就是老板,工人就是員工,這時的工人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自主權,他們幹得不順心,就可以在合同期滿之後,直接辭職,因此,很多公司都麵臨著人才大量外流的困局。”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些外流的人才,有的加入了你的敵對公司,有的幹脆另起爐灶,成為了你最強的對手,麵對這樣的狀況,你們告訴我,到底應該怎樣解決?”講完了這些話,講師突然向下麵發問道,現場一時有些沸騰起來。

“將老板與員工的關係,融進人類發展史中講述,確實很有吸引力,聽著很過癮。”我心中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