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老謀深算——司馬懿(2)(3 / 3)

司馬懿班師回朝,時間正好一年,他得到了明帝曹睿的獎賞和朝野人士的交口稱譽,從此他權勢日重,成為能左右曹睿所執政的曹魏政權的最大實力派,打下了司馬氏家族取代曹魏家族的基礎。

韜晦誅曹爽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司馬懿急急趕到京城,跑到嘉福殿臥室內拜見氣息奄奄的魏明帝。魏明帝拉著司馬懿的手,將八歲的太子曹芳托付於他,命太子上前抱著他的脖子。司馬懿頓首流涕,受遺命與大將軍曹爽共輔幼主。明帝即日死去,葬於高平陵。

曹爽是已故大將軍曹真的兒子,是曹操的侄孫,小皇帝曹芳的族叔,代表著宗室顯貴的利益,官拜大將軍,更是權傾一時。他嫌司馬懿礙手礙腳,就任用自己親信,竭力排擠司馬氏家族的勢力。

曹爽的親信是些什麼人呢?何晏是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的兒子、曹丕的妹夫,他喜歡塗脂抹粉,每走一步路都要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是典型的顧影自憐的花花公子,外號“擦粉太郎”。成語“傅麵何郎”就是指他。鄧颺是東漢初年名將鄧禹的後代,還有李勝、畢軌、丁謐等人都是官僚世家的公子哥兒,當時有人稱他們為“浮華友”。曹爽是“浮華友”的首領,他的生活驕奢淫逸,竟然把魏明帝時候的宮女收在自己府中當樂妓,這幫“浮華友”哪是司馬懿的對手呢?

曹爽聯合一些大臣,給司馬懿來個“明升實降”,讓他去做“太傅”(即皇帝的老師)。名義上是夠尊貴的,但太尉的軍權卻沒有了。司馬懿也來個“以退為進”,他告病在家休養,但讓大兒子司馬師擔任中護軍,緊緊抓住部分軍權不放。

有一次,曹爽的親信李勝,當了荊州刺史,曹爽就叫他以辭別為由,到司馬懿家裏去看看他的“病情”究竟如何?

司馬懿知道曹爽派來了密探,就故意裝出重病的樣子,披散頭發,捂著被,坐在床上。李勝來到床前,問病問痛,並進行赴任前辭別。司馬懿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後語,一會兒又欲言而止,手指胸口,吭吭喘氣,侍從的婢女趕緊過來給他捶背喂水,結果一碗湯水全澆在臉上身上,半晌他才吐出了幾句“肺腑之言”:“我病勢沉重,恐怕不久於人世,留下兩個兒子,望多指教!”

司馬懿的“病”裝得太像了,李勝信以為真,回去向曹爽作了詳細的報告,說:“太傅隻剩一口氣了,您就不用擔心了。”

轉眼到了新年,曹芳到城外高平皇陵祭祖,曹爽和他兄弟曹羲及親信大臣都去了,司馬懿病得“隻剩下一口氣”,當然沒有去。

哪知曹爽一出洛陽,太傅司馬懿的病全沒有了,他全副武裝,精神抖擻,率領兵馬,占領了城門和兵庫,並且假傳皇太後的詔令,撤銷曹爽大將軍職務。

曹爽知道司馬懿發動政變,有人建議他挾持皇帝去許都,還可以與司馬懿作一較量。但他隻知享受,害怕吃打仗的苦頭,所以答應交出兵權,跟著皇帝回到洛陽。不久,他就被司馬懿處以滅族的刑罰,連他的“浮華友”何晏、鄧颺等也被殺害了。這就是曆史上的“高平陵事件”。

過了兩年,司馬懿死了,由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司馬師廢掉了曹芳,擁立曹丕的一個孫子曹髦主政(稱高貴鄉公)。司馬昭更是野心勃勃,逼著曹髦封他為晉公,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殺反對他的曹氏宗室和無辜臣民,根本不把曹髦放在眼裏,篡權的野心畢露。當時民間紛紛傳說黃龍在寧陵縣的井中出現,這個傳說是借黃龍在井中,比喻皇帝受到奸臣的圍困,揭露司馬昭的篡權野心。

曹髦對司馬昭非常不滿,他有感於井中出現黃龍的民間傳說,提筆寫了一首《潛龍詩》,詩的大意是:可憐的黃龍被困井中,不能到大海裏自由翻騰,泥鰍鱔魚也敢來欺悔,在黃龍麵前逞能,可憐的黃龍呀!我眼前的處境和你相同。

司馬昭知道後大動肝火,居然帶劍上殿大聲責問曹髦,曹髦無言以答。曹髦回到後宮,找來三位親信大臣,他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等著他來廢掉我,現在我要同你們一起去討伐他。”三個大臣勸阻他不要闖禍,但曹髦決心已定,有兩個大臣怕禍及自己,偷著去向司馬昭報信。

二十歲的曹髦帶了幾百個侍衛要去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指使凶手成濟殺了。司馬昭殺了人,還要追查凶手,把成濟一家人都殺了滅口。

這樣處置,朝廷內外仍舊議論紛紛。司馬昭為了堵住眾人口,以太後的名義,下詔書訴說曹髦的許多罪狀,把他廢為平民,既然不是皇帝,死了一個平民就不值得再繼續追究了。

司馬昭除掉了曹髦,在曹操的後代中找了一個十五歲的曹奐接替皇位,這就是魏元帝。不久以後,在世家大族的擁護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最終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司馬懿本人也被尊為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