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隨軍出征,籌劃軍機,晝夜無眠,見下邳堅固難攻,亦很焦急,但他對最終將破城擒呂布,信心十足。想不到至攻城的關鍵時刻,身為主帥的曹操卻要退兵,不禁十分驚訝和焦急,忙與另一位重要謀士郭嘉一同力勸曹操:“呂布有勇無謀,現在連吃敗仗,銳氣早已衰竭。三軍以將為主,主將氣衰則軍隊無奮鬥之誌。陳宮雖有智謀,但劃策遲緩。現在乘呂布氣衰未複,陳宮謀劃未定,我軍一鼓作氣、猛進急攻,則下邳城可拔,呂布可擒。”曹操聽他二人言之有理,遂打消了班師的念頭,率軍繼續圍城猛攻。荀攸、郭嘉見城守堅固,難以攻拔,遂仔細察看遠近地形,謀劃一計,即挖決泗水、沂水,淹灌下邳城。古代軍事家對利用水害在戰爭中發揮作用和防範敵人以水攻極為重視。故《孫子》說:“無迎水流”以防敵人水攻,又說:“以水佐攻者強”,要善於用水攻敵。但破堤決河以水攻敵,往往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危害。而剝削階級的軍事家們往往隻圖謀軍事勝利,而不顧及人民的死活。曹操在攻城難克之際,得到荀攸、郭嘉此計,喜出望外,立即命人將流經下邳城北麵、西麵的泗水、沂水堤岸決開,沂、泗河水,遂如脫疆的野馬,滾滾衝向下邳城。洪水所過之處,人民哭天號地,四處奔逃,逃避不及者,即溺死水中,財物漂流而去,房屋頹然而倒,星羅棋布的村莊立即消失在茫茫無際的一片汪洋中。固若金湯的下邳城無法阻擋水浪的衝擊,頓時泡在數尺深的大水中,城中人心惶惶,呂布無計可施。又堅持守城月餘,呂布的大將侯成、宋憲、魏續等為死裏求生,不得已發動兵變,逮捕陳宮,率眾投降曹操。呂布急忙帶麾下登上白門樓,曹兵立即將白門樓圍得水泄不通,呂布無奈,隻得投降。曹操命人把他緊緊捆綁起來,呂布痛得大叫:“綁得太緊太痛,請稍緩。”曹操說:“譬如綁猛虎,不緊是不行的”,然後命人將呂布縊殺,與陳宮、高順都梟首送許昌。呂布敗死,使曹操減少了一個勁敵。這一軍事勝利,是與荀攸的謀劃分不開的。
劃策斬二將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相持。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等人圍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今河南省滑縣東),而袁紹親自率軍至黎陽為後援,即將渡過黃河。劉延懼怕,忙向曹操求救。四月,曹操兼程北上援救劉延。荀攸根據敵我情勢,謀劃了“聲東擊西”之計。他對曹操說:“今敵眾我寡,不可硬拚。須分其反、削其勢乃可取勝。公(尊稱曹操)不要暴露救援白馬的意圖,可揮兵直向延津。至延津則裝著強渡黃河的樣子,似乎要進兵河北,搗其老巢。袁紹必然分兵西應,阻止我渡河。此時卻撥馬東向,輕兵突襲白馬。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則顏良可擒,白馬之圍可解。”曹操大喜,即照計而行,大張旗鼓,北向延津。袁紹聞報,果然以為曹軍將渡黃河抄襲河北後方,忙分兵西行,至延津堵截。曹操見袁紹中計,忙率部急行軍東向白馬,離白馬十餘裏,勢孤而無備的顏良方才得知,慌忙倉促應戰,被張遼、關羽於陣上斬首,其部眾被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遂解白馬之圍,救出劉延部。因白馬難以固守,於是遷徙民眾,沿黃河南岸西行。袁紹發現中計,氣急敗壞,渡過黃河,氣勢洶洶地追曹軍至延津南。曹操全無懼色,勒兵駐營南阪之下,派人登高臨視敵人的行動。先報告說:“敵人已來五六百騎兵。”一會兒又報告說:“騎兵漸多,步兵不計其數。”曹操說:“不要再報告了!”乃下令騎兵解鞍放馬。這時,運輸白馬輜重的車輛也已漸近。諸將因敵眾我寡,擔心不敵,勸曹操迅速回軍,護送輜重,還保營寨。唯有荀攸力排眾議,堅持說:“正好誘敵,何必離去!”曹操所見相同,望著他,會意而笑。這時袁紹的大將文醜與暫歸袁紹的劉備率五六千騎兵前後到來,諸軍又催促上馬。曹操說:“再等片刻。”過了一會兒,敵騎到來漸多,見了輜重車,一擁而上,搶奪財物。曹操說:“可以上馬了!”於是,這不滿六百名騎兵,衝入亂搶亂奪的敵陣,陣斬文醜,大敗袁軍。顏良、文醜為袁軍名將,敗不旋踵,臨陣授首,使袁軍將士喪膽,上下震恐。曹操還軍官渡,袁紹進保武陽,兩軍各作緊張的準備,等待一決雌雄的最後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