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等待候鳥(新)20(3 / 3)

黎璃慢慢地抬起手,伸出小手指與他勾在一起。她眼裏含著淚,鄭重點頭說“好”。

二〇〇〇五年十一月八日,陽光很好。裴尚軒陪著黎璃在花園裏曬太陽。

她戴了一頂粉紅色的絨線帽,心滿意足到處秀給別人看。裴尚軒覺得很丟臉,因為這頂帽子是他跟自己老媽臨時抱佛腳學織毛線的成果。

“說起來,初一的時候,好像你們女生手工勞動課就是織毛線吧?”他想起往事,發現新大陸似的嚷嚷起來。

“是啊。”黎璃雙腳懸空,興高采烈地晃著,“有什麼問題?”

“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織毛線?”他的手臂親昵地環著她的肩,“會的話,替我織一件‘愛心牌’毛衣,好不好嘛?”

她咬著嘴唇輕笑,“不會怎麼辦?”

裴尚軒挫敗地長長歎口氣,嬉皮笑臉道:“你還有七十一年時間慢慢學,我等著穿。”

“你對我這麼有信心?”她想了想,決定不告訴他自己初中時糟糕的手工課成績。她這輩子隻有一門考試差點不及格,就是手工課。那時全班都認定她聰明能幹,根本沒人有勇氣翻看她的學生手冊,畢竟一下子看見滿滿一頁90分以上的分數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刺激。隻有這個同桌,差一點發現她的秘密,幸而被她及時阻止。

他湊過去,薄薄的唇輕輕觸碰著她的嘴唇,神情嚴肅地說道:“這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做裴尚軒的老婆,就要會織毛衣。”霸道的語氣,說得理所當然,好比當年在黃浦江岸邊神氣地命令她“以後要勇敢點”的少年。

被“老婆”那兩個字震懾,黎璃愣了愣。她還沒緩過神,裴尚軒攤開的掌心已伸到麵前,一枚雅致簡潔的鑽石戒指安靜地躺在他的手心。

“嫁給我,黎璃。”他起身離座,單膝跪地,熱切地凝視她的臉。對麵長椅上坐著的一對情侶留意到他的舉動,衝這個方向竊竊私語。

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天氣總是讓人昏昏欲睡。很多年以前,他是她的同桌,在這般溫暖的陽光籠罩下無所顧忌地打瞌睡。很多年過去了,他們告別了年少,卻仿佛又回到原點。

她搖搖頭,留戀的眼神看著他手心的戒指,“我不能……”話音未落,他的手臂勾住她的頸項,將她拉向自己。

“明年世界杯,我們要不要打個賭?”額頭相抵,他含笑問道,“我賭德國,你還是支持阿根廷嗎?”

“嗯。”這一生,她再也不可能喜歡第二個球隊,第二個人。

“賭注你記著,黎璃。”裴尚軒看著她,一字一句,“下輩子,我要先愛上你。”字字關情,她沒辦法拒絕。她用了十五年時間喜歡他,比半生還要長。

她舒展開手指,看著他將指環套進她左手中指,慢慢推到底。裴尚軒坐回黎璃身旁,用力抱了抱她。落葉鋪成一地金黃,又到了每年一次候鳥遷徙的季節。

黎璃望著天空,有鳥群往南方飛去。她用胳膊肘頂頂他,示意他看天上。

“有機會,我們再去看候鳥。”她有些累了,靠著他的肩膀半閉上眼睛,近乎耳語的呢喃。

天空不留痕跡,鳥兒卻已飛過。

“好。”裴尚軒許下承諾。

It is a promise, the promise for return.

十五年,歸來的候鳥帶回了幸福。

後記

一九九〇年,我和一個男生打過賭,猜那一年世界杯花落誰家。我喜歡德國,他選擇阿根廷。

二〇〇五年,我展望二〇〇六年德國世界杯,忽然想起十多年前的一個賭。我們當時定了一元賭資,結果,結果他居然沒給我!!!

芸芸眾生逃不脫時間摧殘,在歲月中日漸蒼老。一些人一些事卻永遠留存在記憶中,永遠保留著青春的容貌。

時間對所有人公正無私,但是愛情不一樣。

有人愛你,有人不愛你,這就是生活。

我從不諱言自己是因為HC帥哥才會寫小說,帥哥是盈風努力寫作的動力,可是每當一部小說結束,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恰恰是在寫作過程中從未成為動力來源的女主角。

很無奈——我的本意是想寫各種類型的帥哥供自己YY,但結果卻是塑造了各式各樣鮮活的女子,讓我難以忘懷。

其中之一,便是黎璃。

這個不漂亮的女孩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經曆改革開放後上海的變遷,和這個城市一同成長。當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當傳統的價值觀被逐漸顛覆,她仍然固守自己的選擇,就像候鳥許下的承諾永不過期,直至生命終結。

在我個人認為值得收藏的電影中,雅克?貝漢的《鳥的遷徙》絕對占有一席之地。近兩小時的電影,看著一群群不同種類的候鳥追逐溫暖而飛。隔著千山萬水努力飛向目的地,更有甚者就此付出生命為代價,這群精靈擊中了我內心最柔軟的一處,我在屏幕前淚眼婆娑。

黎璃是我鍾愛的女子類型,聰明、隱忍,仿佛把一切都能看透。她本該瀟灑放手尋找自己的幸福,但是裴尚軒為她的生命增添了第一抹暖色,從此令她無法放棄。很多人都說她太傻,何必為一個“笨蛋”浪費青春,可是我始終認為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觀者終究代替不了當事人。就像黎璃說的那樣,隻有她看到了裴尚軒對自己的好,這就足夠了。

我喜歡寫外表完美性格卻有不同程度扭曲的男配角,比如這個故事裏的柳千仁。我想大概是裴尚軒太笨導致很多讀者改弦易轍支持男配,否則實在想象不出這家夥怎麼可能有人氣,而且支持率完全甩開男主角幾個百分點!不過想想我一貫是“配角控”,以及流行的“配角是拿來愛”的論調,這一現象也不足為奇。隻是現實生活中,我還是對這類型帥哥敬而遠之吧。

寫作此文是一次愉快的體驗,因為回顧了十五年裏我看過的世界杯、歐洲杯,包括一九九六年我最愛的球星尤爾根?克林斯曼代表德國隊捧起德?勞內杯的永恒一幕。把足球寫入小說是我長久以來的願望,所以在動筆之初便決定以足球作為另一條線索貫穿全文,為此我還特意把這些年裏所寫的球評翻出來作為參考資料,可以自豪地說文中所提到的比賽日期、結果幾乎完全準確(如有不信,歡迎指正)。

黎璃和裴尚軒糾纏了十五年的故事在二〇〇五年畫下了句號,但我相信那些在現實生活中為了真愛不顧一切堅持著的人們,他們的傳奇仍然在延續。

謹以此文,祝願真愛永恒,祝願所有的人終能收獲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