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和平發展道路與民族複興下(2)(2 / 2)

然而,中國如果不能解決好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不能繼續推進改革,並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全麵推進社會公平與公民保障、福利體係建設,在目前人口紅利行將消失、國內外各種矛盾壓力較大的現實情況下,是難以保持此前的發展勢頭的。

經過30多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道路目前也進入了深水區。目前形成的一批既得利益者會安於其目前在各種灰色地帶所獲取的壟斷地位和超額利潤,同時形成對進一步改革的較強阻力。因此,在未來的八年中,中國也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和完成改革,打破各種可能的阻力,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平穩有序地推動政治體製等各方麵改革,向改革的最終目標繼續挺進。

(二)蓬勃發展的十年(2021—2030)

再過十年,即2030年時,即使按最保守的增長速度和彙率變動估計,世界經濟格局也發生重大的變化:中國經濟總量實力位於第一位,達到40萬億美元左右,美國為25萬億,大約為中國經濟總量的六成。而印度的GDP將達12萬億,超過日本9萬億左右的規模,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三大國。而俄羅斯GDP規模隻有約4.5萬億,為中國經濟總量的11%。

在這蓬勃發展的十年中,中國所麵臨的摩擦和圍堵將會緩解,發展的國際環境總體轉好。由於綜合經濟總量和實力對比的明顯改變,世界戰略格局將從美國單一經濟政治軍事強權,向中美兩極、歐盟和其他新興國家居中的新格局變動。在這十年中,經過多年的勤奮追趕與踏實積累,中國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將逐步趕上並開始超越美國,而由科技和經濟實力作為基礎的國防能力和外交話語權,也將得到極大的增強與提高。事實上,由於總體實力相當且逐步弱於對手,美國若與遠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發生衝突、爆發戰爭,成本與代價都是極其高昂的,同時也未必能夠得到其希冀的結果。由此,美國將更傾向於和平而非戰爭的選項。但與此同時,由於印度的實力增強,加上印度的人口紅利、發展潛力相對較高,中國周邊屆時麵臨的主要威脅來自於中印可能的邊界摩擦,及印度對中國的追趕與競爭。而此時美國也很可能采取與印度結盟的戰略手段。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亞洲屆時將會形成中國兩岸四地、中日韓、中國與東盟等多個、甚至規模更大的以中國為中心的自由貿易區;中國與歐盟和新興經濟體的經貿關係也將進一步深入發展。更加廣泛與深入的經貿合作不僅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利益,同時也為中國在區域中占據經濟主導權和區域話語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區域經濟合作深入發展的基礎上,人民幣也將進一步走向世界。人民幣勢必不僅在亞洲將作為主要交易、結算和儲備貨幣,同時在世界儲備貨幣中的份額和占SDR比重、在IMF的投票權等國際貨幣體係中占比也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地位將越來越舉足輕重,而美元的地位則將會進一步下降,逐步形成美元、歐元、人民幣等主要貨幣共同領導的多極化全球貨幣體係。

在經濟實力增長的同時,中國也將在國際政治和外交事務中占據更多主動,表現為更多地承擔身為大國的國際責任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無論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打擊海盜護航國際航線、斡旋地區人道主義危機和衝突,還是在重大災難災害和區域性合作協議框架,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等方方麵麵,中國都將扮演重要的、甚至是主導性的角色。中國將通過身體力行,逐漸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同時逐步贏得世界各國的信任;中國的和平複興、與世界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將逐步被世界所接受。

到2030年時,中國盡管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但人均各項指標依舊處於中等水平;按照HDI指數的排位,屆時中國盡管已經進入了高發展水平國家的行列,但名次依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此時中國還不能說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但這蓬勃發展的十年,不僅讓中國躍出了中等收入水平的陷阱,同時也為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