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精良的馬和一頭驢從草原上經過,眼前全是綠油油的青草,它們一邊吃,一邊向前走。
它們越走越遠,而草越來越少,幾天後,。它們已經接近沙漠的邊緣了。它們隻要回頭走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這時,驢對馬說:“咱們還是去找回原來的那片草地吧。等吃飽了再上路也不遲啊!”
但馬堅持說:“我是一匹精良的馬。好馬不吃回頭的草。”
驢聽了後,搖了搖頭,自己轉身去吃那片草了,馬還繼續往前走。後來,在饑餓的折磨下,這匹馬終於倒在了沙漠中。
生存寓語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讓人缺乏回旋的空間,讓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或許有人會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代表一種骨氣,如果真的有“骨氣”,寧可當一匹被活活餓死的馬,也的確很偉大。但有時候,你並不能把:“骨氣”與“意氣”劃分得清楚。絕大多數人在工作中麵臨該不該回頭時,都把“意氣”當成“骨氣”,或用“骨氣來包裝”意氣,明知“回頭草”又鮮又嫩,卻怎麼也不肯回頭吃。
然而,並不是說,不吃回頭草就會餓死,它隻是代表做事要有一種彈性。這種彈性會使自己對目前處境進行冷靜和客觀的思考,換句話說,你自己應該先考慮的是現實問題,而不是其它的問題。
也許每個人的觀念有所不同,但在麵對殘酷的現實時,餓死的“好馬”就變成了“死馬”,而不是一匹“好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