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雞見鬆鼠忙忙碌碌地采集核桃、鬆籽、蘑菇,就忍不住說道:“朋友,你爸爸、媽媽留給你那麼多好吃的,你還費這麼大的勁,瞎忙乎啥?”
“父母留下的,總有一天會吃完。”鬆鼠說,“我還得靠自己貯備食糧,不能有半點兒偷懶。”
鬆雞“咯咯”發笑,笑鬆鼠有福不會享,說自己的生活過得瀟灑又自在。鬆雞在吃食方麵從來者是挑挑揀揀的,非常講究,再好的果子,它也是這兒叮幾口,那裏啄幾下,就丟在一邊不再理會;許多果實被它糟蹋了。鬆雞不但不心疼,還得意地宣稱:“這是我的福分;鬆鼠那窮命,甭想沾邊兒。”
不久,下了幾場暴雨,樹林裏的野果被衝洗一空,很難尋到充饑的食物。
這天黃昏,鬆鼠冒雨采蘑菇歸來,見自己的樹洞貯藏室外,吊著一隻鳥兒。走近一瞧,竟是鬆雞。
原來,鬆雞肚餓難挨,趁鬆鼠不在家,但把腦袋伸進洞裏偷吃,一時啄得太猛,嘴裏叼的食物太多,吞不下去,頭又抽不出來,便活活卡死在小洞口了。
生存寓語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們極容易因為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喪失了對未來危險的警惕性,往往習慣於沉溺在暫時得到的小恩小惠上,而忘記了將會由此引發的滅頂之災。
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自身的狹隘中走出來,不要沾沾自喜於一時取得的點滴成績,要心中有大目標,大方向。無論做什麼事情,不管成敗,都要從長計議,做長遠打算,並逐漸養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