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給一位已患晚期食道癌的朋友刮過痧,當時他的精神狀態還可以,活動自如,也不曾有任何痛感,可以說跟病魔相處得比較和諧,隻是吃下去的食物很快就要被吐出來。由於長期的營養攝入不足和內耗,魁梧的身體已經變得瘦骨嶙峋,胸腹皮下也已布滿黃豆粒大小的疙瘩,脈相洪浮之極,給我最直觀的感覺是這個人的鬥誌沒了。
他相當怕痛,輕輕地刮了幾下後背就大喊求饒,可能是年近半百的歲數,加上虛弱的體質,使得耐受力明顯下降。不過我還是能聽得出,這求饒聲不是為他自己,而是在庇護病魔。
沒錯!在我們身上有不少地方,可能這一生都不曾被自己所看重,每當在我全神貫注地進攻一個非常重要的大穴時,患者多會驚問:“哎呀!這是什麼地方?怎麼這麼痛?”一聽便知肯定是從沒親自視察過,更談不上去傾聽自己臣民的疾苦了。這都沒關係,國家這麼大,領導也不可能麵麵俱到,不過在抗擊匪患、治理災情的時候,你就得立場鮮明了,是和幫你的人站在一起呢,還是與坑你的人狼狽為奸。
屋子裏麵著起了火,你不讓消防員噴水,怕把地毯澆濕了,結果地毯也就成了灰。在我經曆過的治療當中,往往都是那些能夠盡量咬咬牙,放鬆一些,積極配合的人,療效愈加明顯。相反不是怕痛,就是怕癢,還沒開戰呢,先把敵人保護得是銅牆鐵壁一般,呈現出與病魔一起對付醫生的態勢,醫生肯定是敗了,不過他也贏不了。記住醫生永遠都需要一個與自己並肩作戰的患者。
3.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
好了,你隻要願意建立這種戰略同盟,就是走向勝利的開始,既然已經兵和一處,那咱就別藏著掖著啦,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身上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吧。
後背有幾個非常重點的位置,絕對不能讓它痛。第一處就是風府穴與風池穴之間,左右對稱的那兩根筋,連接顱腦的韌帶根部就是要害。介於風府穴與風池穴同為驅風的大穴,所以這位置很容易就被忽視了。然而管理這組斜方肌的神經卻是12對腦神經中的副神經,副神經的神經核如果同其他的腦神經一樣都在腦幹上,那麼經常頭痛的人,就應該特別關注這裏,可以從內向外,也就是從風府穴向風池穴推動這兩根韌帶,用刮痧板就可以保證頭腦輕鬆了。
交感幹順行於脊椎的兩側,在背部藏在肌群中,唯有頸部可以從側麵觸及,所以頸部是最容易與神經交流的地方,同時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有的人愛用頭做支撐,半倚在床上看書、看電視、玩手機,讓脖子長時間處於一個強迫彎曲的角度,等起來時就不會動彈了。脖子的生理意義相當重大,為了保護好它,你可千萬別練這鐵脖功。
可以想象,咽喉要道就在這脖子上,氣管、食管、淋巴管,還有動脈、靜脈和椎管,脖子連接著軀體和中樞神經首腦,六條陽經傳輸電荷的大動脈,由不得半點閃失。從經絡圖上看,一般都會采取從頸後膀胱經進攻,這樣一來正好忽略了兩側的交感幹。你可以先向一側曲頸,讓交感幹暴露一些,這樣一下就迂回到敵人的兩冀,避實擊虛,或刮或按都可以隨心所欲,讓頸椎病無處藏身。
有一種叫做顳額關節紊亂的綜合症,很有意思。一般都是下巴一側的掛鉤處在牙齒開閉時隱隱作痛,尤其在用膳時,再也不敢用第三磨齒把煎餅和大蔥一起粉碎。針對這一症狀,在很多資料上看到過不少治療方法,基本都是在打經絡的主意,什麼通裏、下關、風池、合穀、列缺這些大穴通通用上之後,可還是無功而返。其實這個吃煎餅的開關就是後背上的天宗穴。
從天宗穴的位置上來看,它正好在肩胛骨的中央,由岡下、大圓和小圓三塊肌肉組成的肌群聚焦於此,並延伸至斜方肌與背闊肌的下方,應該是電荷發散的樞紐。天宗一穴則以點代麵,打理著整個胸、臂、肩、背的一切日常事宜,它究竟與下巴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我還真就無從考證,不過象這樣祖傳的絕招,要是誰都能看懂,那也就不好玩了。
握拳用食指關節頂住患側天宗時,一定要找到那根神經,一旦按中頓感酸痛。曾有資料記載,右側天宗按時劇痛,肝膽內必有結石,經常按揉此穴,自然也可以化石消石。如果你對天宗穴也有興趣,我還可以帶你挖掘一下它的深層資源。
變換手臂的姿勢再按天宗的效果就不大一樣了,當你把手臂抬起,手掌放在腦後,這時再摸摸天宗穴,會發現整條神經已經全部暴露出來,隻要順著天宗往下刮,其效果足可以一次性摧毀頑固性的頸椎麻木。三天之後的痧相將極度恐怖,不過沒關係,反正自己也看不著。
天宗上的這兩根筋,對我來說是身上的四大寶貝之一,另外兩根則藏在髂骨臀中肌的神經窩裏,與天宗穴正好對稱管理著腰及下肢。很遺憾經絡圖上沒有標示此處,埋沒了兩員大將的風采。這兩根筋簡直是太了不起了,坐骨神經痛有多棘手,不少人都已經領教過它的厲害,它能在你的右腿裏產生如同高壓電擊般的刺痛,而關閉高壓電流的開關就躲在這兩塊臀中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