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平衡
與其在本能裏苦苦掙紮,不如到智慧中去享受幸福。
第六章與生俱來
1.會說三句話,你就是醫生
近年來,我們的患者隊伍雖然日益壯大,但素質可是越來越差,這與隻重視醫資的投入而缺乏對患德的教育有非常大的關係。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醫者可算是有父母心了,可患者連手足情都沒啦。
不用說看病,咱就說修個車唄,人家精精乖乖地剛給你烤完了漆,你可倒好,開出去就是一通亂撞。是!人家是為了賺錢,但也得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吧,你老是這麼整,誰還能有好心情伺候你呀,這車畢竟是你自己的不是。
今天為什麼找不到了能“治未病之病”的神醫,原因正是咱們患者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病入腠裏時,就是剛剛鑽進皮膚上的紋路,讓大夫看看吧,那你想都別想,不到了病入膏肓你都甭想見我。所以現在的大夫的確是省了不少事,也用不著去學這個背那個,隻要會說三句話就足夠了。
病人一進門,第一句:“化驗去吧。”
病人拿著一堆化驗單、CT片子回來,緊跟著第二句:“家屬來了嗎?”
於是病人離場,家屬進場,最後一句:“我已經盡力了。”
加一塊就14個字,搞定!您還真就別激動,為啥不連片子都不看就說盡力了,原因很簡單,你瞧你混的,就跟剛把威震天幹掉了的汽車人首領擎天柱大人似的,千瘡百孔有皮沒毛,還用看啥片子呀,我看你就應該直接去找太上老君要仙丹,然後再朝觀音菩薩借甘露,在人間恐怕就算把華佗他老人家弄醒,也隻能對你就那仨字兒,肯定不是五個字兒。
2.寧靜的小村外有一個笨小孩
“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事和命都是個結果,難道我們就真的無法改變最終的這個結果了嗎?
有很多人都擁有著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的本領,可是一旦反觀內照卻無顏麵對自己的老少細胞了,因為從一開始他們選擇的就是憑天由命。在這裏隻能遺憾地告訴這些人:別看你有多麼偉大,本能為你準備的永遠都是最低端的生活方式。
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不是異常平靜,因為我們每當走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會看淡一切,並默默地思考一個問題——活著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我們從寧靜的小村外就開始問,十來歲到城市依舊在問,三十歲到頭來還是沒懂。這眼看兒子都滿地跑了,你連為啥活著都沒弄明白,好嘛,反正馬上他就要開始問啦,到時候是瞎說,還是保持緘默,選後者吧,認可讓問號世代相傳下去,也不能誤己子弟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是這麼回事兒,“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嘛。但也不能這麼對後代說呀!是不是總感覺把這些告訴孩子有點欠火,對啦!因為這就是最低端的生存方式,管它為什麼呢,我就是死皮癩臉地活!
我們之所以能夠不用去考慮為什麼活,就可以長這麼大,是因為DNA不光錄入了標示著我們身體上的每根毛發的長度,每條紋理的寬窄的設計藍圖,而且還附加攜帶了三件需要我們從一生就要去完成的大事——生存、繁衍和釋放能量。
3.重溫本能大片
有一部影片,講述了在一次航行中船失事了,一位老水手劃著救生筏帶著兩個十來歲的孩子,被海浪衝上了一座孤島,幸好孤島上麵除了他們三個再沒有其他大型生命。可是導演一點都沒給我們留下去欣賞海島風景的時間,轉瞬間那位老水手不知什麼原因就躺在了沙灘上,瞪著眼睛一動也不動。當小男孩和小女孩扒在老人身上呼喚他的名字時,鏡頭轉向了老人的臉,一隻螃蟹從他張著的嘴裏麵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