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難題時要避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思想靜不下來,腦子鑽不進去,看看這個,又瞧瞧那個,結果哪個都沒有做出來,時間浪費了不少。二是在某一個題目上花費時間過多,以至於影響了做其他的題目。
對於難題,要仔細審查,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結果,挖掘知識之間的內在聯係。在實在沒有思路時,要敢於放棄,要從全局來考慮。要有一個正確的戰略,要告訴自己“雖然我失去了一場勝仗,但是贏得了整個戰役”。高考的總分才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患得患失,不可因小失大。
四、盡量做完試題,分分必爭
從考試結果來說,常常有許多考生因為一分之差而未能金榜題名;從考試結束後的心理狀態來說,很多考生會因為自己有一道題沒有做而惶惶不可終日,總是想“如果我做完了,就會怎麼怎麼樣”。其實,在考試時,取得一分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要做到會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條輔助線、一個符號、一個公式,一點一滴都最好是寫上或畫上,即使是沒有把握也要敢於寫(一般來說,即使不是正確答案也不會倒扣分),碰碰運氣也無妨噢。
在客觀題考試中,敢於猜測的考生比謹慎小心的考生更容易取得較好的分數。從理論上來說,對於“兩擇一”的試題,完全憑猜測,可以得到50%的分數;“四擇一”的試題可以得到25%的分數。因此,即使是對無力解答的題目,也要敢於猜答案。不要留下空白,說不定會猜準呢。
五、認真檢查
當你答完所有的題目時,也許頭腦能得到相對的放鬆而較為清醒,這時候一定要保持住答題時的思維狀態,你需要對自己說:“一定還有不對的地方。”然後抓緊時間埋頭檢查。
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檢查:
檢查試卷。要求在檢查時,再一次看答卷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漏答的題目,有無違反要求的做法。如果發現問題,要盡量予以補救。
檢查思路。在複查時要多采用逆向檢查法和變換方式檢查法兩種方法。前者是從反麵一步步地進行反證;後者是采用與原來不同的方法解題,如果結果一樣,則可以確定原來的答案是正確的。
檢查步驟。檢查每一步的推理、每一個計算,有沒有錯誤,表述是否清楚。
檢查結果。對計算題、應用題的結果,一定要看是否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