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鍾調節
曾經有位同學說,自己在考前一直心理緊張以至於晚上經常失眠。通常的情況是,在晚上精力比較旺盛,睡不著,到了上午10時以後,就開始困了,沒有精神,可是到了中午午休的時候又休息不好,下午又沒有精神。就這樣,上課的時間他犯困,下課的時候他反而有精神。為此,他很煩惱,就去買來安眠藥,晚上睡覺的時候要靠吃藥才能睡著。他感到自己的生物鍾完全混亂了。
心理學的研究證實,高考前,一般有75%的學生心情緊張,同樣也存在像上麵這位同學這樣過度緊張的情況,導致睡眠質量不好,以至於影響了學習。因此,大家不妨在考前一個月的時候來調整一下我們的生物鍾。
試一試
在方法上,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調整的必要,自覺地進行適應性的鍛煉。很多同學會堅持夜間學習,認為夜間環境安靜,精力集中,但是真正到了高考,卻可能有些力不從心了。為此,我們要調節睡眠時間,把興奮點調整過來。一般要在夜間11:00左右入睡,最晚不要在12:00以後,否則會影響第二天大腦的工作效率。
其次,早上不要起得太早,以免到考試的時候,精力不在最佳狀態。一般在6:30~7:00之間起來最好了。
再次,每天可以針對高考的時間安排,選擇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做模擬考卷,因為這段時間正是高考的時間,可以順應高考提前訓練自己,使自己提前進入高考的狀態。而那些背誦、記憶的知識則可以放在晚上和其他時間進行。
最後,一定要注意睡午覺。上午緊張的學習已經使我們“犧牲”了很多腦細胞,如果中午不休息,下午必然會出現自動抑製現象,所以我們要午休。
放鬆就能贏
在每年的考試中,都會有一些原本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反而考上了重點本科,可是一些原來很有希望的同學卻發揮不出應有的成績,有些同學在考場甚至發生“克拉克現象”。
讀一讀
“克拉克現象”是指運動員平時訓練中成績優秀,但在大賽中成績卻一般的現象。這種現象的來由是:澳大利亞田徑選手克拉克在1963—1968年17次破世界紀錄,但在他處於巔峰狀態下的兩屆奧運會上,他卻發揮失常。後人把在大賽中發揮失常的現象稱為“克拉克現象”。
如何調節好高考前的心理狀態,使之不發生“克拉克現象”?
試一試
積極心理調節法。積極心理調節法指隻想自己好的方麵,不想自己壞的方麵的心理調節方法。可運用此法引導自己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輕鬆上考場。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三個學生站在一排桌子前,蒙上他們的眼睛,然後搬走那排桌子,但不把桌子搬走告訴他們,接著叫他們朝那排桌子的方向走過去。結果,每個學生都小心翼翼地用手摸著什麼似的挪動過去,走動的速度非常緩慢。很明顯,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結”:都認為桌子這個障礙物還在,故不敢快步向前,延誤了走路。
這說明,有時並不一定存在某種阻力,隻是我們有時固執地認為正存在的所謂阻力,心中產生了一種幻覺。因此,我們應相信自己,不要被子虛烏有的東西左右。
保守心理調節法。保守心理調節法指麵對自己暫時可能無法達到的目標,適當降低要求,從而使心理得到放鬆的方法。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高遠的目標對我們來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遠的目標既然可能無法實現,為何就不把目標放低,讓自己力所能及呢?
有一個老師這樣引導學生:重點本科,你上不了,別怕,上二本也了不起;二本,你上不了,別怕,上專科也不錯;專科你上不了,別怕,明年再考;明年上不了,別怕,隻要你堅持讀好高三……經過引導,學生都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場。
親人關愛調節法。親人的關愛能撫慰我們的心靈,因而,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遇到困難時,可以向父母、老師、親朋好友傾訴。當我們在傾訴中發現別人有與自己類似的感受時,我們會認識到自己與他人有共通性,從而不再感到孤獨。
運動調節法。長期堅持鍛煉,能使大家在學習時,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銳,記憶力強,思維敏捷,心理健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而高考前堅持適量運動,能把身心調節到最佳狀態,有利於在高考中發揮出最佳水平。因此,在這個時候,同學們應每天堅持跑跑步、打打球等,特別是臨近高考,更應適量運動,讓身心得到放鬆,以利於輕裝上陣,打好高考這一關鍵“戰役”。
讀課外書減壓法。高考前,大家可以讀一些鼓舞人心的傳記,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小品,或扣人心弦的武俠小說等,調節一下緊張的情緒,放鬆一下繃緊的心弦,這樣可更好地在高考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