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蒙古帝國BOSS成吉思汗(2)(2 / 3)

蒙古軍隊的大型複合弓,堪稱世界古代軍事史上最牛叉的武器之一。話說中世紀歐洲有一種威名赫赫的遠射兵器,即英格蘭長弓,這玩意兒威力超強,射敵無數,稱雄一時。而蒙古大型複合弓相比英格蘭長弓,無論是穿透力還是射距,都要更強更凶更狠辣。蒙古騎兵就是拿著這種可怕的武器一路狂射,射出蒙古,射向世界……

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軍隊中不但有“狂射無敵”的王牌武器,還有“狂轟無敵”的王牌武器,即大炮。當時的大炮主要是拋射大石頭為打擊手段的“石砲”,堪稱攻城時的最佳選擇。蒙古軍中有個叫唵木海的將領曾對成吉思汗說過這樣一句牛言——“攻城以砲石為先,力重而能及遠故也。”成吉思汗聽後很激動很欣喜,立刻任命唵木海為“炮兵司令”(當時稱為“炮手達魯花赤”),讓他組織和訓練蒙古士兵的“打炮技術”。後來蒙古軍隊中又建立了“回回炮軍匠上萬戶府”和“炮手萬戶府”,堪稱世界曆史上較早的專業化“炮兵部隊”。別看蒙古軍隊在作戰中殺人無數異常殘酷,但他們對待“造炮工匠”和“造炮世家”特別優待,對他們長期重用。擁有一支強大的炮兵力量,也是蒙古軍隊常打勝仗的重要因素之一。

蒙古軍隊不但武器精良,而且士兵勇猛坐騎彪悍。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戰士被他調教得個個膽略非凡視死如歸,而戰士們坐下的蒙古馬雖然體格不大但耐力超強堪稱坐騎中的極品!在戰場上,蒙古軍隊慣用的殺敵手段有:突襲、誘擊、伏擊、迂回、圍殲、追擊等。別看成吉思汗這位草原之子沒讀過兵書沒上過軍校,但他的軍事才華不亞於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傑出將帥,先以各種手段把敵軍忽悠暈再把敵軍往死裏打就是他的用兵之道。

蒙古軍隊所向披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惟老大之命是從”。對全體蒙古將士而言,“大汗”讓他們打狗他們不敢打雞、“大汗”讓他們往東他們不敢往西、“大汗”讓他們橫著死他們不敢豎著亡。13世紀的波斯史學高手費誌尼曾在他的經典大作《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這樣形容蒙古軍隊的“惟命是從”——“蒙古將士對汗的服從和恭順,達到如此地步:一個統率十萬兵馬的將軍,離汗的距離在日出和日沒之間,犯了些過錯,汗隻需派一名騎兵,按規定的方式處罰他,若要他的腦袋,就割下他的腦袋;如要他的金子,就拿走他身上的金子。”

您看到了吧,這就是“汗”的巨大威力,要不怎麼說直到今天“汗”這個牛叉詞彙還在網絡中流行呢!當然,這句是玩笑話。

和前麵咱侃過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樣,成吉思汗不但自己是一支超強大軍隊的傑出統帥,而且麾下將星璀璨猛人如雲,其中最牛者當為“八大王牌殺手”,即號稱“四傑”(或稱“四駿”)的木華黎(1170—1223)、赤老溫、博爾忽、博爾術和號稱“四獒”的忽必來(?—1211)、哲別(?—1223)、者勒蔑、速不台(1176—1248)。這八大戰將中估計最為大夥熟悉的要算是“神箭手”哲別了,這得感謝金庸老爺子無敵的演義本事——郭靖的開手師傅嘛。關於這幾位王牌戰將(尤其是木華黎、哲別和速不台三位最著名的將領)的精彩戰績,咱暫且不表,後麵細談。

除了這八位猛將之外,鐵木真還有四個“猛兒”,即老大術赤(1177—1225,這位老兄到底是不是鐵木真親生的,還有待考證)、老二察合台(?—1241或1242)、老三窩闊台(1186—1241)和老四拖雷(1193?—1232),這四位“猛兒”從小就和老爸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個個生猛彪悍,其中最為大夥熟悉的估計是拖雷,這還得感謝金庸老爺子的演義本事——郭靖的結拜兄弟(“安答”)。

縱觀整個13世紀的世界軍事舞台,大戰無數,名將輩出,星光四射。中國南宋有抗蒙名將餘玠、孟珙;金朝有抗蒙名將完顏陳和尚;歐洲有法國國王“高貴王”腓力二世、英格蘭國王“長腿”愛德華一世、蘇格蘭民族英雄“勇敢的心”威廉·華萊士,等等。而在13世紀的所有軍事達人中,打仗最凶猛、擴張最瘋狂、殺戮最血腥、對世界曆史影響最深遠的——就是“大蒙古國”的成吉思汗及其麾下的虎子虎將們。這幫來自草原的“狂野蠻人”張弓搭箭縱馬揮刀橫衝直撞,幹出來了世界古代史上最驚人的戰爭業績,打下了人類曆史上最廣闊的帝國疆域。

下麵咱就侃侃成吉思汗的擴張之戰。

已立國一百六十多年的西夏,成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第一個開刀的國家。

76. 蹂躪西夏摧殘大金

話說當時中國有三個主要王國(注意,我說的是“主要”,吐蕃、大理等暫且忽略一下,嗬嗬),即南邊由漢人建立的南宋王國(首都杭州)、北方由女真人建立的金王國(中都北京)和西北由黨項人建立的西夏王國(首都銀川)。其中金王國和西夏王國都與蒙古南麵接壤。

相比金王國,西夏要弱小得多,所以成吉思汗自然先拿軟柿子捏一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