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延安紅色文化孕育出來的最偉大的精神形態,在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締造新中國的曆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構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內涵。
2.加緊進行陝西革命舊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使陝西成為中國革命曆史天然博物館陝西擁有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國民革命時期的革命舊址、遺址主要分布在以西安、三原、華縣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和以緩德、榆林為中心的陝北地區,在漢中、商洛地區也有早期共產黨人的活動舊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舊址、遺址主要在陝南蘇區和陝甘邊、陝北、西北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舊址、遺址主要在以延安為主的陝北地區和關中的馬欄革命舊址。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舊址、遺址主要是黨中央轉戰陝北時期的革命舊址、宜瓦戰役遺址、西府戰役遺址、澄合戰役遺址、落北戰役遺址、陝中戰役遺址、華山戰鬥舊址、扶眉戰役遺址、牛蹄嶺戰鬥舊址、陝南戰役遺址。
陝西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曆史的見證,如此稀缺的紅色文化資源,我們隻有把其作為品牌來保護開發,才能發揮其曆史見證價值,實現陝西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軟實力。但實際上,陝西紅色文化資源,除西安、延安少數重點項目得到開發以外,絕大多數革命舊址、遺址處在半開發或未開發狀態,有的沒有得到保護,甚至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陝西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樹立紅色文化資源是陝西品牌的思想,發展紅色文化是發展陝西軟實力的思想。
陝西應抓緊進行陝西省內各個時期革命舊址、遺址搶救性保護開發利用,使遍布三秦大地的革命舊址、遺址成為中國革命曆史的天然博物館,實現陝西在中國曆史發展中獨特的曆史見證價值,使陝西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人們生活或遊曆三秦大地就能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國革命曆史,人們行走在陝西,時時、處處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氛圍,使人能感受到紅色文化帶給人的真善美的享受。
(二)加強陝西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宣傳
1.加強陝西紅色文化理論研究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①馬克思的這段話同樣能說明紅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雖然陝西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但如果沒有對陝西紅色文化的全麵、整體研究,缺乏對陝西紅色文化資源內涵和時代價值的深人挖掘,同樣不能實現陝西紅色文化的軟實力。
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延安大學、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等髙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對陝西革命史、陝西革命根據地史進行了很好的研究,尤其是在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的研究方麵,發表了許多科研論文,出版了一批曆史文獻資料和研究著作,推動了延安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雖然說陝西革命根據地史的研究產生了一些理論成果,但是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陝甘寧根據地史的研究,對陝西的其他革命根據地研究不夠或根本就沒有研究,對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缺乏宏觀和整體研究;再者,缺乏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許多研究成果僅限於對史料的整理,缺乏對陝西紅色文化時代性內涵的深度挖掘。
陝西紅色文化科研隊伍力量弱小、分散,缺乏後繼研究人才的培養平台。延安大學招收碩士生的中共黨史專業有延安學與延安精神研究、中國革命與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曆史研究方向;陝西省內其他眾多招收中共黨史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高校都沒有設立根據地史和紅色文化研究的研究方向。陝西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院校都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點;但是,都沒有設立革命根據地史和陝西紅色文化的研究方向。反觀江西省在紅色文化的研究方麵比陝西做的好,首先是重視紅色文化研究的人才培養,南昌大學招收碩士生的中共黨史專業有紅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共黨史人物研究的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有紅色資源利用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的研究方向;江西師範大學招收碩士生的中共黨史專業有蘇區史與當代社會發展研究的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有紅色資源優勢創新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因此,加強陝西省中共黨史和陝西紅色文化研究人才的培養,才能為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提高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