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二陳控製了國民黨,本是為蔣家當看門奴,誰知黨內外流傳“蔣家天下陳家黨”,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1944年蔣經國調至重慶,擔任三青團組訓處長,不久搞“黨團合並”,小蔣一躍為中央委員。黨校(中央政治學校)、團校(中央幹校)合並為中央政治大學,這本是 CC的大本營,蔣介石竟派小蔣出任教育長。陳氏兄弟翻臉不認人,發動 CC教職員、學生公開反對。以後選舉總統、副總統是焦點,老蔣下令 CC要選出孫科,誰知 台北立委梁肅戎“反蔣勢力”大聯合,選出桂係李宗仁。不到一年,李宗仁對蔣“逼宮”,迫使他下野。
相反,陳立夫個人則以大數字選票當上立法院副院長。蔣不僅當麵把陳立夫罵了一頓,計劃重組國民黨。1949年 9月,蔣以國民黨總裁身份飛到重慶,此時蔣以小蔣為中心籌備國民黨改造委員會,以軍方陳誠和黃埔複興社人員,主要是蔣經國“太子係”骨幹以及投靠小蔣的 CC分子張道藩、胡建中,並以原 CC係任社會部長的穀正綱(投靠小蔣)等人為主體,從重慶逃到台北後,蔣介石至台北複職後於 1950年 7月公布了“改委”名單,除了上述一些人外,在元老中聘為不管事的 25名評委中,陳果夫擺在最後,陳果夫已奄奄一息,病入膏肓。此時獨掌 CC大權,年僅 50歲,心身健康的陳立夫不僅榜上無名,相反,老蔣送了他 5萬元美金,令他 24小時離開台北。陳隻有提著皮箱匆匆從瑞士轉往美國,從此以後在新澤西州養“來亨雞”為業。還要上街推銷皮蛋、鹽蛋維持生活。直到 1966年蔣介石 80歲,小蔣當上行政院政委兼上將國防部長,已是大權在握了,才給陳寫信喊他返台祝壽。1969年陳定居台北。此時垂垂老矣,總算結束了 20年流放生活。返台後老蔣還給他一個“谘詢”養老。從此沉默寡言,難得糊塗。直到老蔣、小蔣先後去世,李登輝當了小朝廷“總統”,殘餘的 CC勢力才又活躍起來。陳立夫越老越活躍。一位在當時台北政壇威信頗著的梁肅戎,抗戰期中,僅 20歲,參加CC,並在東北做地下工作,至台北不過30多歲,他非常尊敬已 90多歲的陳立夫。他向陳自我介紹說:“你是我的領導,你是老 CC,我是小 CC。”陳語:“什麼 CC,我都不知道?”又一次,有人問他1950年被逐出台北一事,他一概否認,決不說一句埋怨老蔣的話。因此很多人說:“裝糊塗了”!其實陳並不糊塗。他堅決反對李登輝的“兩國論”,也曾婉言勸過李,李不聽他的一套。陳在 95歲以後多次發表“中國統一”的演說,他說:“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中國人很聰明,隻要雙方有誠意,中國統一是可以和平解決的。”他還聯合 34名國民黨中評委聯名提出:“以中國文化統一中國,建立共信,以投資共同實現國父實業計劃。”引發“統派”勢力的增長。在他支持下,梁肅戎組織了“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梁還率領該團人員赴美國等地,在華僑中宣傳“和平統一”。
陳立夫一直到百歲,還致力於中國“和平統一”的促進工作。102歲,陳在台北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