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新太子係”出籠(1 / 2)

蔣介石 59歲的時候,一麵是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朱家驊發動全國黨員為總裁 60壽辰大慶獻九鼎,募捐建中正圖書館、中正體育館、中正醫院等等;還有看不見的一麵,因蔣老朽昏庸,一批國民黨內以何應欽為首的青年軍官企圖發動“宮廷政變”,還有忠實於他的黃埔子弟、以槍杆子為實權的胡宗南、戴笠、湯恩伯組成非常狀態下的接班三人組合。這就是陪都時期,蔣介石 60歲的前夕,在國民黨內部的“奪權”和“接班”潛在活動。

其實老謀深算的蔣介石,早在眾人不太注意的時候就在扶持他的接班人。蔣經國在蘇聯曾公開抨擊甚至謾罵蔣介石,還聲稱要脫離父子關係等等,他回到中國後,傳說老蔣軟禁小蔣,實際則是“閉門讀書”“反省思過”。老蔣還物色了一位留美學者,即熟讀孔孟經書的徐道鄰作為小蔣的“專門教師”。老蔣對小蔣說:“徐老師是當今名士,博學多才,古文底子厚實,且又在英美留學多年。”蔣介石還特別指定《曾國藩家書》為必讀書籍。

上海“八?一三”事件,老蔣接到溪口小蔣的信:“中原板蕩,誌士歸心,國家民族已臨生死存亡時刻,兒子決心為國出力,即使條件最壞,也可以試試自己的身心和勇氣。”小蔣要參加工作,消息傳出,有幾位深懂老蔣用意的大員表示由他們出麵安排。

老蔣深思熟慮後,同意了江西省主席熊式輝的意見,在江西劃一個區域讓小蔣施展才華。老蔣囑咐熊:“要讓他從基層幹起。”還有“切切”二字。小蔣到了江西,熊隻安排他一個“省保安處副處長”兼“江西省政治學院”學生總隊長,後來升他為傷兵管理處處長,不久升江西保安司令部新兵處少將處長。

蔣經國果然沒有“太子”架子,一套蘇聯工人愛穿的茄克和鴨舌帽,上班時間與士兵生活在一起,同住,同吃,同學習。業餘時間,巡視市區,與群眾打成一片。這些做法,與國民黨原來一些軍政骨幹完全不同。在街上看見欺侮百姓的事,他義不容辭主持公道。這些做法引起人們對他的好感。他對新兵的待遇很關心,紀律嚴格,如違犯則予嚴懲。

很快,熊主席又任他為第四行政區專員,這時他隻有 30歲。老蔣對兒子說:“毛澤東在地瘠民窮的延安,弄得天下馳名,贛南物產豐富,地廣民眾,你要是搞不出名堂就不是我的兒子。”這是小蔣到江西後第一次去重慶,老蔣對他的要求和希望。回專區後,小蔣提出建設新贛南。在熊式輝全力支持下,對新贛南的建設作出了一些成績,這些悉數彙報到老蔣那裏,老蔣此時為自己接班人作出了決定。不久,僅僅是一個三青團贛州分團幹事長的蔣經國,立即上升為三青團江西省支團部幹事長,從基層幹起的升降機升得太快了,在不知不覺毫不惹人眼中,小蔣已是省一級支團部幹事長了。因此在三青團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蔣經國以代表團長帶隊江西省代表團到重慶,返回江西後,又升為省政府委員,如火箭似的上升,為他以後進入陪都奠定了基礎。

蔣經國的表現令江西人民滿意。人說:“在蘇聯留學,他是帶著國民黨本質的共產黨員;現在是有共產黨人氣質的國民黨官員。”實際他把蘇聯學習的一套來為國民黨統治辦事,所以受老百姓歡迎。還是他的學生江南說得對:“蔣在贛南的新政,熱鬧有餘,成事不足。”按照蔣介石的意圖,蔣經國以三青團江西省支團幹事長和江西省省府委員這兩個身份,於 1944年調至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