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窮途末日元朝滅亡(2)(1 / 2)

太子出奔到太原以後,想采用唐肅宗的辦法自立為帝,擴廓帖木兒與孛蘭奚等人不從,及奉詔還京師時,皇後奇氏傳旨,令擴廓帖木兒以重兵護衛太子入城,想以此威脅皇帝禪位。擴廓帖木兒知道了皇後的想法,行至距京師15千米時便將軍隊解散,由是太子又怨恨起擴廓帖木兒。9月,擴廓至京師後,被任以中書左丞相,知樞密院事。閏10月,封擴廓帖木兒為河南王,遣他返還地方視師。當時,中原紅巾軍已被鎮壓下去,而江淮、川蜀一帶都成為割據的勢力。皇太子曾屢次請求出兵親征,順帝怕他掌管重兵後難以控製,便以擴廓代他出征。擴廓遂奉命總製關陝、晉冀、山東諸道以及迤南(雲南普洱)等地軍馬,許以便宜從事。擴廓帖木兒開始掌握重兵,擁有實權。其官屬之盛,等於朝廷。驟然之間,擴廓擁有如此巨大的權勢,又引起了李思齊等人的不滿。1367年,李思齊、張良弼、脫列伯等人私下會於含元殿,推舉李思齊為盟主,共同抗拒擴廓帖木兒。張良弼首先拒命,孔興、脫列伯等也都以功自恃,各自請求別為一軍,不相統屬。擴廓帖木兒見其聯盟內部矛盾突起,力量分散,便派關保、虎林赤等人領兵西攻率先起兵拒命的張良弼,雙方戰於鹿台(河南淇縣),在交戰當中,李思齊前來與張良弼合兵,對擴廓更加具有威脅性,因此,擴廓不得不退居彰德,並打算向陝西用兵。這時,朝廷也開始懷疑擴廓帖木兒心有異誌,遂於8月下詔皇太子總製天下軍馬,同時派人調解擴廓與李思齊、張良弼之間的矛盾,讓擴廓帖木兒率軍自潼關以東,肅清江淮一帶的割據勢力;命李思齊自鳳翔以西,與侯伯顏達世一起進取川蜀;命少保禿魯以及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等共取襄樊地區。詔書下後,擴廓拒不受命,既不分兵,也不交出兵權,皇太子無法行使權力,不能總製軍馬出征。於是貊高、關保等諸將又反叛擴廓。關保是察罕帖木兒的宿將,勇冠諸軍,功勞最高。貊高則善於論兵,出謀劃策,因此也特別受到察罕帖木兒的重視和信任。二人見擴廓帖木兒輕視朝廷,不遵朝命,有不臣之心,便列出他許多罪狀,上奏於朝廷,並舉兵攻討。皇太子不能從擴廓那裏得到皇權,就采用沙藍達兒、帖林沙、伯顏帖木兒、李國鳳等人的計策,設立撫軍院,以此總製天下軍馬,而且首先是要專門防備擴廓帖木兒的進攻。10月,以貊高等人能倡行大義,賜其號為忠義功臣。下詔罷除擴廓帖木兒的兵權,任命他為太傅,中書左丞相,仍為河南王,以汝州作為他的食邑封地。並且還讓他與其弟脫因帖木兒同居於河南府。以前從行擴廓的官屬全部還朝。他所領帳前諸軍交由白鎖住、虎林赤統領。河南的兵力由李克彝統領;山東兵力由也速統領;山西兵力由沙藍答兒統領;河北兵力由貊高統領。這樣便剝奪了擴廓帖木兒所有統軍的權力。擴廓聞訊後,仍是不肯交出兵權,退軍還於澤州。順帝又下令讓禿魯、李思齊、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等人率兵東向,討伐擴廓。次年,朝廷命左丞孫景逸在太原建立分省,命關保領兵守禦太原。擴廓帖木兒得知後,立即派兵據守太原,並將朝廷所置於太原的官吏全部殺掉,擴廓與朝廷已完全處於對抗的狀態。這時,皇太子已命魏賽因不花與關保領兵會合李思齊、張良弼諸軍夾攻澤州。接著朝廷又下詔令,削奪擴廓帖木兒的爵邑,命令諸軍共同誅討。局勢於擴廓非常不利,他便率軍退守平陽(山西臨汾西南),關保領兵進據澤、潞二州,並與貊高兵會合。關保、貊高屢次請戰,擴廓帖木兒也總是按兵不動,有時雖然出兵,也即刻返回。一日,擴廓偵察得知貊高分兵去攻掠祁縣(屬山西),便趁夜出兵襲擊其軍營,大敗其部眾。貊高、關保被擒。順帝得知後,立即罷掉撫軍院,而附於太子建議設置撫軍院的帖木沙、伯顏帖木兒、李國風等人以誤國之罪被誅殺。不久,擴廓帖木兒上書朝廷為自己辯護,朝廷無奈又下詔複其官爵。這時朱元璋的大明軍隊已經攻占了山東,河洛地區,中原也已不為元軍所有。順帝又急忙下詔命擴廓統兵南下。後來,前往山東守禦的也速兵潰,擴廓也自平陽退回太原,不敢南下用兵了。朱元璋軍隊攻人太原之後,擴廓棄城而逃,率餘部奔往甘肅,後來遂不知其所終。